“我说的也不一定对。”
张硕解释道,“我没参与过超导机制的研究,对于一些实验内容并不了解。”
……
学术报告会继续。
张硕看中了几项研究,就按照时间安排依次去听报告。
有些研究让他感觉有很大收获。
比如,有几个特定类型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奇点论证研究。
这些方程相对S方程就很简单了,但进行奇点论证的内容,也让张硕感到收获很大。
另外,还有两篇特殊方程的光滑性论证。
从边界函数映射到光滑性研究,其中所用的方法和论证过程,让张硕对于研究方法的理解更加深入。
两天时间,任务进度上涨了‘2.3%’。
这个速度可以说相当快了,他自己闷头做研究的时候,平均每天也只涨0.1%。
现在两天上涨2.3%,速度等于快上了十倍。
“还是要多参加类似的报告会啊……”
张硕感慨。
若是自己闷头做研究,即便被卡主就进行‘氪币’操作,也需要差不多三年才能完成。
多参加几次类似的报告会,任务进度就会提升的很快,那么研究也肯定会用时更短。
第三天大部分都是工作报告。
这天主要是学者们交流非研究线性偏微分方程的方法、研究方向以及遇到的问题。
同一天,张硕也听到了一个好消息,是来自高能所计算中心。
计算中心的大型实验偏差分析算法项目,已经完成了核心算法的初次测试。
测试过程中发现了很多问题,但大多数都是指程序错误,并没有算法逻辑的问题。
如果测试进行的顺利,大型实验偏差分析算法很快就会成型,常规来说,算法项目进行到这一步,再有一个月、两个月就能完成了。
到时候,就可以对于大型的粒子对撞实验进行数字偏差分析。
张硕也顺带询问了一下cp组的设备改造工作,得到的信息是设备改造工作还需要一段时间。
这个回答也就和‘遥遥无期’差不多。
没有确定的完成时间,也就代表改造工作可能碰到了难关。
张硕决定研讨会结束以后,好好问一下cp组的设备改造究竟遇到了什么问题,他对于强电磁干涉超子衰变实验还是很期待的,可不想因为改造设备碰到问题而拖延实验进度。
……
当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研讨会进行最后一天的时候,几乎没有人注意到国际物理期刊《物理评论快报》发布了新一期内容。
《物理评论快报》(PRL),是国际最最顶级的物理期刊。
从上世纪50年代建刊以来,《物理评论快报》不断发表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其他物理学领域杰出研究人员的开创性研究,也成为了发表获得诺贝尔奖的物理学论文最多的期刊。
过去40时间,发表的所有诺贝尔奖研究,超过65%都被收录在期刊中。
据说,只要在上面发表一篇论文,就有资格进入任何高校工作。
国际物理学的顶尖研究,很多都投稿在《物理评论快报》上,而不是《科学》,也不是《自然》。
比如,《引力波探测》。
这项研究发布出来以后,研究者很快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样的顶级期刊,想要**文自然是很难的,评审也非常的严厉。
张硕的论文就碰到了审稿难的问题,或许不应该说是审稿呢,而是初审的编辑看不懂,也不知道其内容究竟在什么层次。
他投稿的论文,名字叫做《电磁力与混乱力场--粒子对撞实验中的未知物理现象》。
这是一篇理论物理的研究。
任何物理领域的学术期刊,理论物理论文要发表都是最难的,因为理论物理并没有实验支持,而没有观测到、未经证实的理论,严格说起来并不算是物理知识。
这样的研究很难说服实验物理的审稿人。
如果换做是其他投稿人,一篇看不懂、无法分出层次的理论物理研究,可能就被直接刷下了。
张硕不一样,因为他的名气很大。
《物理评论快报》编辑部也听过张硕的名字。
他们找个两个优秀的物理学者作为审稿人,两人研究了很久,还是无法做出评判。
最终,他们决定把论文转给更专业的人士--普林斯顿大学的半退休老教授爱德华-威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