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珺坐在身边,看着弘昭上蹿下跳,咯咯的笑个不停。带着孩子们在寿康宫陪太后一个多时辰,几人才起身离开。”
“两个大的在后面跟着,也必让人抱,弘晟瑾瑜也给乳母们抱着,安陵容挽着沈眉庄的胳膊。”
待距离众人稍微远了些,“姐姐,我有一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沈眉庄疑惑的转头,我说怎么了,突然远离孩子们些,你我之间有什么不能讲的?”
“容儿有话,直说就是,安陵容神色有些踌躇,但此话要拿到明面上来说,也不在犹豫的开口问到;姐姐,是不打算在得宠了吗…………?”
沈眉庄被安陵容的话给问的一愣,是没想到安陵容会突然问起这事情来?
“刚刚太后所说,姐姐也听到了,如果这样长久下去,莫说皇上,怕是太后也会不满………”
“容儿,我已经有珺儿了,旁人高不高兴,与我有什么关系?只有护好孩子平安长大,我别无所求。”
“安陵容早就猜到沈眉庄会这样,只是一直没有跟对方说透此事,现在听到对方如此,也没有在劝的意思。”
点了点头,姐姐做什么,我都支持,容儿懂我的意思,我便无憾了。
话落两人相视一笑,不在此事上多说。
…………
选秀之事虽然有内务府操办,但其中的弯弯绕绕,总少不了沈眉庄跟安陵容两人的决策。
“延禧宫中,安陵容手中捧着一本花名册,翻看着这次要参加选秀的秀女,沈眉庄瞧着安陵容的神色,失笑到;什么样的人让你这么为难?”
“拿来我看看,安陵容将册子递给沈眉庄,姐姐看看这人。沈眉庄只一眼就有些惊讶这是?…………”
“安陵容点了点头,瞧着这名字有些眼熟,倒是想起一件旧事来,此人不就是定嫔的妹妹吗?”
“富察宁馨,确实是她,之前经历过给温琳下药一事,她家竟然还想着送个女儿入宫?”
“安陵容伸手摸着手腕上的玉镯,接着开口道;当面他们给温琳下药,要的不就是搭上齐月宾的手,想再次送小女儿入宫。”
“如今这样或许又搭上旁的什么人了吧!沈眉庄神色有些迟疑,脑袋是……皇后……?”
“安陵容听后一愣,姐姐为何会想到是她?此次是你我主理,除了她,旁人是没有资格插手。”
而且如今还没有谁来打过招呼,除了景仁宫,我是想不到旁人的!沈眉庄的话让安陵容沉默。
“好半晌才开口道;前一次温琳到底没出什么岔子,事情牵扯到后宫嫔妃,为了皇家名声,皇上也不好就此处置索掉罗氏。”
“他家在京中虽然官位不高,但是此次选秀是在京中各家官员家里选,能再报上来,也不算什么让人惊讶的事。”
“安陵容皱着眉头,话里虽然对富察宁馨入选,没什么疑惑,但是神色显然不是如此。“
“沈眉庄本不想在此事上多说什么,可翻了翻名册,又看到几个让自己惊讶的人来?”
“将民册递回给安陵容,疑惑的开口道:乌雅氏的人?安陵容听后同样疑惑?”
“自己跟沈眉庄几乎每一日,都要带着孩子们去一趟寿康宫,如果乌雅氏要入宫,太后怎么提都不提一下。”
乌雅贞芸!又是一个自己从来没见过的人?
“姐姐,太后虽然是乌雅氏,但是这么多年,皇上的后宫却一个乌雅氏都没有,如今再次选秀,乌雅氏却要送人入宫?”
“也并不奇怪,咱们就只当作不知,实在不必为此费心!安陵容说完再次翻动着手中的册子。这次终于看见一个自己熟悉的人名。”
瓜尔佳文鹫!
“对方前世因为瓜尔佳氏,同甄氏一同扳倒年羹尧的大功,让她得到入宫的机会。”
“如今年羹尧为倒台,她却先一步凭着选秀一见天颜。剩下的秀女安陵容都没有任何印象,就没有看下去的必要。”
“这名册总归要皇后看过,才能定下最终参选的秀女,所以留谁不留谁,实在不必自己多费心思。”
“啪的一声,安陵容将册子盖上,姐姐,我瞧着这名册没有什么问题,不如就让秋芳送去景仁宫吧。”
也好,咱们不必担心人选的事,送去吧!
……………
“日子在这样的忙碌中,转眼就到了六月,这日请安后,宜修再次开口单独留下安陵容。”
“宜修不急着开口,先让剪秋上了新茶,才出声道,此次选秀辛苦妹妹了,眼看就要殿选了,不知各次有没有安排妥当?”
“安陵容听后垂着头道:请皇后娘娘放心,一切妥当,并没有任何问题,依娘娘的意思,此次选秀就放在御花园西北角的延辉阁。”
“也已经收拾妥当,就等着殿选,妹妹做事一向妥帖,本宫自然没什么担心的,宜修神色不见半分异常。”
“辛苦妹妹了,本宫不能什么表示都没有,御膳房今日送了几样新做的点心,本宫也不知道妹妹喜欢什么,不如妹妹自己看看,可有喜欢的?”
说完不等安陵容开口推辞,就转头道:剪秋。
“剪秋听后屈膝一礼道:随后拍拍手,绘春就领着人从外头捧着几碟点心进来,依次走到安陵容跟前跪下。”
“就在此时,宜修开口道,妹妹挑挑吧,安陵容虽然不知道皇后此举是什么意思,但也没有当面驳了皇后的意思,想着不过是一碟点心,自己不吃就是了。”
起身屈了屈膝,臣妾多谢皇后娘娘,那就要这碟牡丹卷吧,秋芳,秋芳应声上前,从绘春手中接过碟子。
“退回安陵容身后,宜修满脸笑意的看着秋芳,片刻之后回过神来一样,展开笑脸道;淑妃协理后宫也有几年了。”
“本宫瞧着如今做事也有章法了,就连身边的人,也越发规矩了。”安陵容听后心里咯噔一,下意识谨慎起来。
“嘴角勾起一抹笑意,皇后娘娘妙赞了,臣妾入宫数灾,如果没有娘娘教导,臣妾又哪里有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