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强大的联盟,也经不起内部的瓦解。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皇帝心思,没有谁当真能够猜得准。
谁又敢说,可以洞悉圣意?
“大正皇帝陛下。”
戎狄使臣,这个时候笑道:“大正真是人才济济,为瞻仰大正勇士风采,外臣能否近前观看?”
泰和帝抬起眸子,看向远方。
距离虽远,居高临下,校场中一切尽收眼底。
想都不要想,戎狄使臣,想要摸清楚大正武将的底细,而泰和帝举办演武,何尝不是在武力上彰显大正之武力:“准。”
戎狄使臣团,立即有人走出,向校场走去。
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一个身材魁伟高大,足有六尺有余,虎背熊腰的汉子。
二月初的天气还有些寒意,这个汉子,双臂裸露,粗壮如盆,脑袋大如斗,细长的双眼,流露着寒意与轻蔑。
“陛下。”
冯唐面色沉凝:“戎狄怕是不仅仅是为了瞻仰大正勇士风采,怕是另有目的。”
泰和帝微微颔首:“朕岂能不知,朕要你准备的,可准备好了?”
“陛下,大正北疆九镇一切如常,骁骑营,已经在一月前,就已经前往大同。”
戎狄想要大正和亲公主,无法按时到达目的地?
或者...
半道而亡?
想要聚兵试探?
潜入大正腹地?
事关国运之争,戎狄有所动作,大正岂能无动于衷?
恰逢戎狄到时候注意力都在公主和亲这件事情上,大正干脆出兵!
你们以马匪袭扰为名,大正就可以以护送公主为名,而剿灭马匪。
冯唐很清楚,皇帝陛下有雄心,这件事情,没有经过百官商议,而是给了他密旨。
朝堂之上文武...
未必一心想着大正朝廷,可能向着金银...从而出卖朝廷兵马动向。
这种事情,以前不是没有发生过。
“如此甚好。”
泰和帝面色凝重:“这次公主和亲...未必顺利,甚至未来,都不会再有。戎狄背信弃义,那么大正...”
“也该找回尊严!”
“只是,粮饷朕秘密准备这两年,也仅仅只能维持两万兵马所用,冯唐...你莫要朕失望。”
......
“咚咚咚...”
战鼓鼓点如雨。
越来越急。
贾珞跟着在众多将军身后,前往校场之上。
校场之上,一排溜放着石锁、铜锁。
大小不一。
石锁种,从一百斤到一千斤。
铜锁八种,一千一百斤,一千三百斤,一千五百斤,一千八百斤,两千斤。
两千一百斤。
两千五百斤。
三千斤!
上一次演武,曾有军中猛将举起了一千八百斤,走了三十七步。
那个人就是冯唐!
领着他们来的小太监朗声道:“力之较量,量力而行也。凡石锁铜锁十八种,举最重、行最远者为胜出。”
“力之较量。”
“开始!”
随着小太监声音落下,众人齐刷刷看向十八种石锁、铜锁。
这个时候,谁都不愿意第一个上前。
“陛下口谕。”
众人都在等待第一个出头之人的时候,一个小太监,带着戎狄使臣团中人,来到校场外侧:“准戎狄使臣团,校场近距观演武之礼。”
贾珞心中一动。
演武何尝不是一种震慑?
震慑戎狄使臣,从而展示大正武风之盛,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之效?
看向戎狄使臣团之人,贾珞内心浮动:“国有内乱不止,则是朝廷昏聩德失。外有战事不宁,则是武将之耻!”
大正,朝中没有贤良之士,军中没有大将之人。
这个时代,这种现状,不正是贾珞最大的机会?
“不过...”
贾珞抬了抬眸:“军中猛人无数,未必都如钱刚一般...兴许还有更强者。而我...不能太过于高调,展示力量的同时,做一个老六也很快乐。”
“我先来!”
贾珞正想着的时候,钱刚站了出来:“你们不敢先出头,你们钱爷爷先给你们展示!”
pS:为支持这本书的兄弟姐妹加更!
今日特殊的日子,会有第四更!
甚至第五更!
用这种方式庆祝一下!
兄弟姐妹们,给一份支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