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是大王又怂了吧?
你都和那些反对的官员权贵闹到这个地步了,我都给你打赢战斗,你这时候要是怂了,那可就太……废物了。
“相国有话,不妨明说!”
郭开迟疑了一下:“我还是先说秦币吧。”
赵国经济大乱的同时,天下明眼人都能看到这当中的机遇和变局。
可如今天底下,对经济战最在行的,是秦国。
自前线开战到如今彻底胜利这一个月内,赵国国内的经济直接崩盘,赵国自己的尖足布币在民间飞速贬值,直接失去了大部分百姓的信任。
虽然大部分百姓都没什么钱,以物易物为主。
可赵国终究还是有许多人使用货币的,而这些人中只有少部分是不缺钱也不缺物资的富商贵族,大部分人依旧属于‘穷苦’之列。
在后世,这些人叫中产。
经济崩盘的时候,他们直接就垮了。
而这时他们恍然发现,相比于毫无价值的赵国货币,无声无息间大量出现在赵国市面上的秦国货币,似乎更为坚挺。
加上各城都有的秦国商铺,而且不知道为什么,最近一月秦国人的商品储量大幅度增加,好像秦国在全力保障对赵国国内的供应一样,以至于人们拿着秦国货币直接去秦国人那买东西,远比用赵国货币要好。
而且精明的秦国人早在赵国货币有贬值苗头的时候,就拒收赵币了。
在经济大乱的赵国,与秦国人相关的东西和商业活动,反而成为了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
一边是拿钱也买不到东西,一边是相对稳定,换你是百姓你选谁?
至于秦国为什么这么大力保障在赵国的商铺供应……
郭开给出事实推测:“可能是大王和秦国人做了什么交易,毕竟当初四国即将攻赵时,大王的压力也……”
而且那些赵国权贵再恨赵偃,也不可能让秦国人听他们的抬高价格。
秦国人也很讲义气,他们宁可冒着自己国内商铺缺货的事实,都要把大量平价商品送往赵国。
也正是因为得到了秦国人的支持,赵偃才能在国内七成官员、九成商人都反对的情况下勉强撑到了现在。
借力打力?
“别说什么秦国人讲义气,本将才不信他们那么好心!”
李牧不相信秦国人会对死仇般的赵国如此偏爱,肯定有阴谋,只是他暂时无法理解:“战争赔款用秦国人的是怎么回事?这难道也是大王和秦国人的交易?”
郭开欲言又止。
“武安君,你觉得以现在的情况,用我们自己的货币或者是魏国人的,这钱究竟是赔给谁的?”
“那也可以用金帛、布匹或者粮食代替!”
这时候的市场规则能接受以物易物,国与国之间的赔偿也一样可以。
可郭开摇了摇头:“金银不行的,秦国人已经对各国发出了通告,以后秦国的商品和东西都会慢慢的只接受秦国货币或者金银,魏国人自己也要留着金银。”
“至于布匹和粮食,如今已经进入了冬天,让魏国人用这些来换,大王担心会把他们逼急了,如今赵国不能再打下去了。”
真是合理的理由……
个屁啊!
李牧心里生出了对赵偃的无尽抱怨。
你是赵王啊!
现在是我打赢了魏国!
你要是真发狠心,再给我补两万兵,别管后果如何,我甚至能打到大梁城下去!
你特么为魏国这么着想干什么?
这简直就是个做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义,虽有开明之心但行事却优柔寡断的……短视者!
人在极度悲伤的时候是说不出话的。
在极度愤慨情况下也是。
如今李牧两者都占了……
虽然大局已定,可他怎么想都感觉自己乃至赵国仿佛是被人推着走一样。
从大王因改立王后之事和魏国闹翻开始,到现在因那三城的改革而和国内官员权贵对立,大概两个月,赵国的雪都下了好几场了。
两场战争,一场赵魏战争,一场四国攻赵。
赵国虽然守住了城池却元气大伤还陷入内乱。
魏国损兵折将。
另外三家也来丢了几千具尸体后灰溜溜的走了。
燕国忙着巩固新占土地无暇顾及中原。
整个天下,只有秦国,不仅获得了赵王的友谊,还让他们的货币占据了赵国市场?
打到后面,赢的是秦国?
李牧闭上眼,深呼吸了几下。
“本将严重怀疑,这两场战争是秦国人挑拨齐王和魏王干的,目的就是为了削弱赵国为他们自己谋利!赵国内乱发展到今天,国内估计也有叛徒!”
郭开:“……”
你这怀疑得有点准啊……
“那相国之前说,让本将暂时别回去,又是何意?”李牧有些心累的问道。
郭开苦笑一下:“武安君可能不知道,那些官员此刻对你是什么意见吧?”
“还能有什么意见?无非就是弹劾、污蔑、请求大王罢免本将甚至下狱罢了。”李牧毫不在意。
那帮官员贵族们不敢直接造反,也没底气现在把赵偃拉下王位,他们只会对着自己来。
自己手上有兵权,北地三郡又可以说是自己的基本盘,他们不敢直接刺杀自己,只能以眼下造成的大乱为筹码,让大王罢免自己。
要么大王罢免我,他们让赵国恢复原样。
要么接着干,看是大王撑得久还是他们撑得久。
对这个后果,李牧早就料到了。
但郭开欲言又止,神情有些尴尬。
这让李牧的心顿时就沉了下去,大王不会真的要……向那帮官员妥协吧?
“相国?你这是什么表情?”
“武安君,你先安排边境事宜吧,明日和我回国都,我们轻装简从。”
“为何?”
自己一走,这三城的现状还能执行下去吗?
但郭开只是苦笑了一下:“明日路上你就知道了,再说了,你打了胜仗也得回国都受赏不是吗?”
……
林县。
县城外的一条主干道上,距离县城大约五里地,肉眼能看到县城。
一处茶摊上,来了几个中年人。
作为交通主干道,还是临近县城,按理来说这处茶摊哪怕没有什么名贵茶叶、大部分歇脚的人也只会要上一杯白水、最多有人会要几片粗茶,但也应该有足够的客流。
只是现在,整个茶摊,只有这几个中年人。
环顾四周,连茶摊老板都没看到。
这让李牧心里忧愁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