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架感言(1 / 2)

逆转 林海听涛 2462 字 3个月前

先和大家说说公众版剧情和更新的问题:

大家的抱怨我都看到了,不过这本书就是这个风格,开头铺垫比较多,这属于结构上的必然结果,并不是我为了拖而拖。

毕竟我在这个开头之前没有几百万字可以把主角的来龙去脉和这个世界都交代清楚,所以自然就得用更多的笔墨在开篇来给大家塑造出一个可信的世界。

这也是为什么我最开始犹豫写不写这个故事的原因之一:

就是觉得如果开篇就告诉大家中国足球出了一个能拿金球奖的世界巨星,在世界足坛排在前三……恐怕很多读者都不相信,也难以代入。

我不能直接就用作者的口吻告诉大家王烈很牛逼,王烈是世界前三,你们就信了。

我总得用各种方式来证明他曾经很厉害。你们才能逐渐接受这个挺魔幻的事实……

这也是我写禁区之狐时就用的技巧和手法,所以看起来会有很多侧面描写、铺垫。

这还是我一章五六千字的情况下。

也是我要改变更新节奏的原因之一。

如果还和上本书那样,一章三千字出头,一天两更,恐怕会更觉得节奏慢,会更觉得水……三千字和五千字的内容密度是不一样的,我也不会因为一章三千字就少写一些内容,该怎么写还是会怎么写。

但这样就会让人觉得一天两更还是没怎么推进剧情,还是慢,还是水。

我看到有人抱怨说不如这本书节奏太慢,不如《禁区之狐》……

大哥,《禁区之狐》开头节奏更慢,更虐主,更赶人。而且那种慢节奏是我从《禁区之狐》一以贯之,坚持到这本书的。

不信你问问当初从《禁区之狐》开书就追下来的朋友们?

你觉得禁区之狐节奏不慢,可能是因为你看的时候那书已经几百万字了,一口气看下来,很多连载时觉得慢,觉得水的地方,全都是精彩的铺垫、剧情和描写。

等你开始追到最新章节,要追更的时候,一样会觉得慢。

之所以好像没那么多人说水,那可能是因为我把说我水的发言都给删了……因为我不觉得那是水,我认为禁区之狐正文总共766万8631字,没有一个字是浪费的,所以我不接受说我水的批评。

这本书同样如此,我现在写了十几二十万字,到目前为止,每一章每一句话都是我反复推敲,尽我所能写出来的,我依然不觉得这里面有哪怕一个标点符号是多余的。我相信大家耐心看下去,也一定会认同我这个观点的。

我甚至觉得只要你看过我的《禁区之狐》,就应该与我有这种默契。

正是因为有《禁区之狐》的成功,所以我才会在《逆转》这本书里坚持这种风格。并且这本书也确实需要这样的风格。

我写书还是更多地考虑完本之后以一个整体来看这本书,会是什么感受,而不太会为了连载时的观感而破坏全书节奏。

这是我的习惯和风格,风格不同,可以不喜欢,但我觉得谈不上坏。

只是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会比较吃亏。所以这本书的追读数据其实不好……

不过我还是会坚持这样的风格继续写下去。是好是坏,等完本之后再来评说吧——《禁区之狐》刚刚开始连载时也一直都伴随着各种争议,上架之后的成绩也惨不忍睹,但我还是坚持着写完了它,按照我的想法完完整整地写完了它,最后我自认交出了一份从业二十年的最佳答卷。

当然,更新慢这个问题我承认。

一天就一更,确实慢,完全不符合当下市场需求。

作为一个读者,我也巴不得自己喜欢的书一天三更四更的……

如果可以的话,作为一个作者,我也希望自己能一天三更四更,这样大家肯定看得爽,看得高兴,大家高兴我也高兴,订阅高了,我更高兴……

但没办法,现在的我就像是没有外挂的王烈一样,心有余而力不足……

而王烈才三十八岁,我已经四十二岁了。

我每天写完一章,再想写第二章都很困难,到睡觉时第二章能写个开头就不错了。真的就是身心俱疲,不受控制地想玩,想放松。

为了强迫我专注码字,我每天一大早就去图书馆排队,抢位置,就是因为在图书馆我码字效率更高。

就是苦了我老婆,也得天天跟我早起,一起去图书馆耗着……

《黑神话:悟空》那么火,我也就在20号那一天的下午和晚上玩了玩,第二天开始到现在都没打开过游戏了,顶多是在小破站里把剧情动画都看了。

就是怕耽误码字。

所以大家觉得慢,我同意,只是我也得说,这已经是我拼尽全力的结果了……

其实我想说:只要我不死,不封笔,我陪伴大家的时间还很多,之前的二十二年,现在这本书,还有以后的时光里。所以大家就不要拘泥于这一朝一夕的快慢了嘛……

我也想过,要不要在小说开书的第一天就一口气把王烈在索福联的剧情全部更新出来,我估计就应该没有那么多争议了。

但一方面我是真没那么多存稿,另外一方面编辑也不让——新书期是有字数要求的,我爆更太多,新书期会大大缩短,对安排各种推荐也极其不利。

总之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我都老老实实一五一十的给大家交待了,希望大家能够体谅一二,中年男人是真的不容易啊……

※※※

这是我第十次写“上架感言”,职业生涯二十二年,写了十二本书,四千两百多万字。只有第一本《我踢球你在意吗》和第三本《天生废柴》没有上架,也就没有上架感言。

想想当初在《胜者为王》的上架感言里,我还在回顾自己王文写作十年,现如今第二个十年都过去了,正式迈入第三个十年……

而且这二十二年来,我只写足球。

想一想,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就中国足球这大环境,就传统体育项目被电子竞技冲击的日渐式微的趋势,我还能在写足球,以及靠写足球赚钱养家,真的要感谢诸位衣食父母,感谢你们。

在即将四十二岁的如今,我所能做的,也就是尽量认真写好自己的小说,讲一个好故事给你们听,对得起你们的每一个订阅、每一张月票和每一段评论。

其实我也好想希望自己能够有一个王烈那样的外挂啊,每更新多少章就年轻一岁……

那我能把自己写到婴儿时期!

只可惜,幻想是幻想,现实是现实,双方有着不可逾越的障碍。

因为不可能重回青春,所以当下才显得格外珍贵。

※※※

来说说这本书吧。

《逆转》这本书最早的冲动来自于2022年世界杯——我不避讳这本书的灵感来自于C罗的困境——大家看这本书第六章的章节名,再去《禁区之狐》第七卷看看我在22年世界杯期间给C罗出局写的那个单章的名字,应该就能明白了。

但不能因为原型是C罗,就认为我肯定什么都照着C罗来写。

因为我不是简单的写C罗,否则我就直接写一个中国人附身到C罗上就行了,就跟他当初在耐克拍的那个灵魂互换的广告一样。

我没这么做,因为我不是只写C罗。

我只是想写一个不屈灵魂,一个偏执的怪物,一个按理来说不应该存在的职业球员——我从很多人那里取了他们的特点,然后捏合到了王烈身上。

C罗是原型,但他不是王烈。

王烈的身上当然会有C罗的特质,而且还不少。可他也不是C罗。

可以说王烈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人,而是某一种或者几种精神的聚合体。

什么叫“原型”?

我写的每一个小说,每一个人物,都有各自的原型。毕竟我也没能耐凭空想象人物和故事。

最开始写《我踢球你在意吗》时,角色原型全都是我自己和我身边的人,他们甚至连名字都一样,但他们也只是原型,和我书中的角色并不完全一样。

这也是为什么我在前言里说希望大家不要执着于在现实足球里找对应人物,你们只需要看我写的人物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