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红桦(1 / 2)

夜晚的择善坊别有一种清幽宁静之感,走在坊间的路上,脚底沙沙作响,能让人清晰地感受到自己在这座城市中的真实存在,而在白天,人与人之间的喧嚣则会把人模糊得像掉在路上的一粒尘埃。

经过了两个街口,然后右拐绕过一个曲巷,又回到了茶肆门前,我上去敲了敲门,门推开了一条缝,伙计从里头探出脑袋看了看,侧身让我三人进去。

老先生已在店中等候多时,我们进去的时候,他正在品着一杯陈年的毛尖,有人说茶是新茶好,还有的人,比如老先生,则说茶是陈年的好,陈年的茶更有味道。

他慢慢润了一口茶汤,放下了茶杯,从怀里掏出一个米白色的抹布帕子,皇甫泰和卫蹬看到那方米白色的帕子,心里不禁又突突跳了起来,刚才吃的夜宵已经开始有往上翻涌的迹象了,在战场上见过尸山血海和在茶肆饭庄里看到内脏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换成任何人恐怕都会当场呕吐出来,当然,仁宝斋的老先生除外,他可以做到一边向我们讲解左手托着的器官,右手大快朵颐而面色如常,毫无波澜。

皇甫泰和卫蹬明显对帕子里的东西有些膈应,却又挪不开视线,紧紧盯着那方帕子,就像受尽折磨的人想要来个痛快一样,迫切地想要看到那里究竟包着的是什么东西,好让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老先生不慌不忙地一层层掀开了帕子,里面是几条湿漉漉的绿色的像肉松一样又或者像多肉植物的蓬松东西,确定不是死者身上的什么物件儿,我们这才松了口气,凑上去细细一看,原来是毛绒绒的苔藓。

原来是老先生从死者鞋边发现的残留物,这种东西一般生长在湿润、阴凉的水沟和藕塘等近水域的地方,夏、秋之季尤其为盛。

也就是说,在黄沙黏土筑成的坊内道路上行走,是绝不会在脚底粘上这种东西的,唯一的解释就是黑衣人死前曾到过一些潮湿阴暗的水流附近,所以鞋子才会蹭上这些苔藓,并且在蹭上这些苔藓后并未走太远的路,否则苔藓会全部被沙土摩擦掉。

择善坊内唯一的水脉,是从京城西南角流经诸坊蜿蜒过来的通济渠,通济渠分两条水脉进入城内,一条渠道经过通济坊、西市、大同坊,另一条顺着从政坊和宁人坊之间经过,沿宁人坊北侧也就是宽政坊南侧延伸到宜人坊,然后北去,两条水脉在淳风、宽政、宜人、淳化坊汇合后重新分流,一路直接往北汇入天津桥旁的离河,另一路继续往东,沿修行坊东侧往东北向而去,直到择善坊,然后沿择善坊流经惠训坊注入魏王池。

也就是说,黑衣人子时还在择善坊,丑时末却死在了惠训坊魏王池西,而坊门寅时才开,若走坊门,是绝计行不通的,唯一的解释是他藏于通济渠道中,顺渠道暗潜入惠训坊,而黑衣人鞋边的苔藓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他沿渠潜入到惠训坊后,从渠道中出来,又走了不多时,便到了魏王池西的树林里,这么一来,此事就能解释得通了。

不止如此,老先生还发现死者手上的茧子有异常之处,但凡这种亡命之徒,多是从事一些强杀暗害、偷取窥探之类的勾当,干这些事情身上没点功夫是万万做不来的,因此手上有茧子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可这人手上的茧子却有不同之处,左手拇指和食指中间的虎口有厚厚的茧子,而这两指及右手食指内也有着远比别处要厚的老茧,这是长期使用弩具所形成的特征,和长期用刀枪等兵器的人有些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