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皇上或欲双收?(2 / 2)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 kk妹 1622 字 4个月前

徐允祯揉臀苦笑,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此等事,昔日武宗之时,亦非罕见。\"

\"住口!\"

徐婉儿亦怒目而视,嗔怪这愣头青的弟弟,何敢妄言至此。

随着徐允祯受罚,周遭众人瞬间静默,气氛诡异而凝重。

皇帝不近女色,竟引得人心惶惶,纷纷揣测圣意。

片刻沉寂后,张维贤携孙张世泽匆匆步入定国公府。

\"定国公安!\"

\"英国公!\"

\"世祖!\"

\"世叔!\"

一番寒暄后,张维贤目光掠过聚集的人群,心生疑惑。

\"诸位聚此,所为何事?\"

\"府中一锦衣卫百户,还是从龙旧部。\"徐允祯轻声透露,语带玄机。

张维贤闻言,心头一震:\"何以惊动锦衣卫至此?\"

\"非我之故,乃锦衣卫随侄女而至。\"

\"侄女?莫非是……\"

徐婉儿与徐慧儿连忙上前行礼,\"正是吾等。\"

张世泽惊愕失色,手指微颤:\"徐家的……\"

\"吾之堂妹。\"徐允祯一语道破。

此刻,徐允祯恍然大悟,皇帝之意已明。

\"白昼所见,果真是龙颜亲临?\"

张世泽忆起日间偶遇,笑道:\"皇上询及之时,便觉二位姑娘面善,似有前缘。\"

未及徐允祯回应,张世泽已转向徐希臯,拱手贺道:\"世祖大人,恭喜了。\"

年仅十三的张世泽,机敏过人,令人刮目相看。

张维贤望着孙子,心中暗叹,这皇帝究竟授其何术,短短两月,竟将乖孙变得如此不羁。

\"世泽,不得无礼!\"徐允祯欲再教训。

\"那锦衣卫何在?我欲一见丁修。\"

\"已在内室,好酒好肉相待。\"

徐希臯轻推爱子,笑对张世泽:\"世侄,代我陪客。\"

\"遵命!\"

张世泽急不可耐,推门而入,正见丁修独酌闷酒。

\"丁大哥,别来无恙!\"

丁修惊见张世泽,疑惑顿生:\"你小子怎来了?\"

\"受邀而来。\"

丁修起身关门,压低声音:\"皇上对二女可有偏爱?\"

\"不知。\"张世泽无辜眨眼,大嚼烤鸭。

丁修眉头紧锁:\"还想学武否?\"

\"皇上未明言。\"张世泽摊手苦笑。

\"但说无妨,我许你武艺。\"

丁修权衡片刻,终是吐露:\"皇上或欲双收。\"

\"何解?\"丁修追问。

张世泽吟道:\"茎端菡萏开两朵,忽似娥皇将女英。\"

丁修茫然:\"此诗何意?\"

\"皇上自喻先贤,意在双美并娶。\"

室内密谈之时,庭外亦是议论纷纷。

\"婉儿入宫,势在必行。\"张维贤叹道。

\"可她已许李三才之孙,明春即婚。\"徐希臯无奈。

\"李三才?\"

张维贤闻言,心神微漾,旋即忆起往昔河运总舵之名。\"

先皇时代,那位翻云覆雨的河运巨擘?你缘何与他有所纠葛?\"

\"哦,那不过是魏国公牵线,昔日他为河道敛财之举。\"

\"我言,何不悔婚,令侄女步入宫闱,以图荣华?\"

张维贤悄然靠近徐希臯,细语如丝,仅二人可闻。

\"李三才之孙,何德何能,竟敢觊觎龙榻之侧?昔日齐韶与帝争艳,下场凄凉,莫非忘却?\"

一番话,犹如寒风过耳,令徐希臯不禁打了个寒颤。

此等秘辛,于我勋贵圈中,犹如薪火相传,代代铭记。

\"今上乃铁血帝王,先皇仙逝之夜,我亲手奉旨除却王安,其雷霆手段,可见一斑。\"

张维贤续道,语气中透着几分凝重,\"若侄女嫁入李家,他日天子震怒,后果难料...\"

徐希臯闻言,忙不迭点头称是,悔意涌上心头,生怕累及无辜。

随即转身,对徐婉儿轻语:\"自明日起,出行必戴帷帽,以防不测。\"

徐婉儿闻言,眸中闪过一丝哀愁,却也乖巧应承:\"奴家遵命。\"

\"此令,恐非婉儿一人之需。\"

张世泽适时插话,手持鸭腿,自屋内踱出,目光扫视众人,\"皇上之意,或已心系二人,我等需谨慎行事。\"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众人目光齐刷刷汇聚于张世泽身上,院内顿时静谧无声,唯余风声鹤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