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会议(2 / 2)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 kk妹 1034 字 4个月前

“既如此,便断了与那伙人的联系,锦衣卫恐已循迹而来。”赵南星决断道。

此次北红门诣阙风波,实乃赵南星幕后推手。他因万历年间京察之争被贬,与东林党人共命运。光宗复位,本望重返朝堂,岂料天启继位,旧臣召回之事骤停,令他心急如焚。眼见仕途无望,赵南星遂策划此诣阙之事,意图借民愤重振声威,重返权力中心。

然小皇帝出手阔绰,以金钱平息民怨,锦衣卫雷霆镇压,令赵南星之计化为泡影,徒留一声叹息。

\"赵南星于书房内徘徊,心绪难定,对未来之路颇感迷茫。\"

正当这位始作俑者步入进退维谷之境,内阁首辅韩爌雷厉风行,召集六部尚书于文渊阁,密议国事。

高坐其上,韩爌目光掠过座下诸位高薪重臣,心中五味杂陈,暗叹小皇帝之手段,实乃“恩威并施”。

\"南海子北红门之变,众卿皆知,未知诸位有何高见?\"

兵部尚书黄克瓒闻言,一头雾水,对韩爌之举颇感不解。

\"刑部尚书之缺未补,吾暂代其职。锦衣卫所擒之徒,除首恶外,皆市井无赖,受奸人蛊惑,竟敢诣阙滋事。\" 黄克瓒一语中的,为北红门之事定性。

\"且查实魏忠贤购矿非掠,然宫中开矿,无异于与民争利,长此以往,恐陛下重蹈神宗覆辙,再启矿监之祸。\" 韩爌忧心忡忡,眼神闪烁。

工部尚书徐光启适时插言,直指时弊:\"辽东战事吃紧,粮械皆贵,铁价尤甚。陛下练兵南海子,铁价飙升,工部、兵部负担沉重。石景山矿归宫,实为利好,自用自便,可省巨资。\"

言罢,徐光启笑谓黄克瓒:\"此后,吾等或可少往度支司,免向毕公乞银之苦。\"

黄克瓒颔首赞同,预算之累,众人皆厌。

然韩爌仍心存疑虑:\"人心贪婪,若魏忠贤为媚上,再图他产,强取豪夺,又当如何?\"

吏部尚书周应秋闭目养神间,悠然开口:\"陛下治贪甚严,增俸足禄,以示公正。若真有此事,陛下必严惩不贷。\"

礼部尚书孙如游则另辟蹊径,以史为鉴:\"太祖禁伐山凿石,然西山、石景山之矿,若任私开,岂非同样违禁?况自江陵变法以来,我朝违制之事,屡见不鲜。\"

一番讨论后,韩爌拍板定论:\"既如此,宫内收购矿场,于情于理,皆无可非议。本官以为,可行。\"

此番会议,实乃韩爌之智谋,既为皇帝解围,又团结朝臣,共担责任,避免非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