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十八章 北伐不易(1 / 2)

这样,他苻坚距离历史上那些明君圣主就算是又进了一步。

然而,也许是他并没有注意,也许是他注意到了却也并没有放在心上,总之,苻坚是认为,他已经给了这些部落活路了,这已经算是非常仁慈了。

这些人,不知道感恩戴德也就罢了,总也不该记仇吧。

可惜啊,那些部族的想法还真的就和苻坚想象的不同,他们不只是记仇,而且还记下了对他的刻骨仇恨。

苻坚建立了氐人控制的王朝,相应的,在这个王朝的范围之内,氐人的地位肯定是相当的高。

虽然不敢说是最高的,但是,那种天生的骄傲感,还是会伴随而来。其他部族的人,在氐人的面前都是低眉顺眼的。

这种待遇上的差距,一下子就反应出来了。

那么,既然各个部族的地位是截然不同的,有着极大的差距,那么,苻坚想要的那种花团锦簇,各个部族的人全都围拢在他的身边,对他热情拥戴的画面,就必然不会出现。

在时机未到之前,迫于实力有限,大家当然都会隐忍。

毕竟在刻骨的仇恨之前,是现实的生活,不论如何,人总是要先活着吧。

那么,耕种,经商,赚钱,衣食住行,这就是必不可少的。

于是乎,在氐秦强盛的那些年,具体言之,大约就是苻坚当政的那几十年间,氐秦境内还是比较安定的,尤其是古都长安,更是一片繁荣富庶的景象。

恍然间,竟然有了大汉年间的风范。当然了,似乎需要忽略现今的主政者是谁。

不考虑这个问题的话,日子都是很好过的。

苻坚呢,又有那么一点沽名钓誉,想要在历史上也留下一笔美誉的男子。

因为有了这个心思,所以,他更加着力经营长安城,甚至连城里的绿化都关照到了。

想当年,从城里一直延伸到郊外,每一丈都会种植一棵树,品种以榆树柳树为多。

以供来往的行人纳凉,也增加了城市的景观。

老实说,在遥远的古代,能够考虑到这一点,已经是相当的难得了,可以认定,苻坚他还是在认真的做事的。

虽然在有些环节上出了大问题,但是,不能否认,至少,在他当政的这几十年里,也还算是保障了境内大多数人的安稳。

然而,在这个时代,只有一隅的安定,终究是不行的。这是几大部族乃至江左晋人早就已经取得了共识的事情。

其理由就在于,割据那是一件非常耗费实力的事情,其实并不美好。

从表面上看,我们统治的疆域很少,那么我们要耗费的人力财力就也会少很多,这应该是一件节约的事情。

但事实上则不然。

理想当中的场景,大约是春秋时代的那种我们虽然分裂割据,但是事实上我们还认同一个共同的君主那就是周王。

我们各扫门前雪,各自管好自己的事情,相安无事。

但实际上,各个割据的势力是绝对不可能达到这样的境界的。

当时代发展到战国,形势就陡然一变,那种相安无事的格局瞬间就被改变,各种战役,风起云涌,那个时代的人们虽然没有大一统的概念,但恍惚之间也似乎意识到,地盘越大自然是越好。

于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地盘,战争连年不断,本来就比较弱小的国家一般就只有两条出路。

要么就是等着被吞并,因为打是肯定打不过的,要么就是寻找带头大哥保护自己,替自己出头。

当然了,后一条路是肯定长久不了的。

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在那样的乱世当中指望着别人的保护,注定是无法如愿的。

所以,最后也依然是走向了同一条道路,就是被大国吞并。

不是被进攻的那一方吞了,就是被带头大哥吞了,似乎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当极小的国家被吞并之后,战争就结束了吗?

不不!

当然不可能了!

这只是完成了第一步而已,接下来,更大规模的战争就会在更大的国家之间展开。

这是一个必然。

小国小打,大国大打,战争的规模和国家的体量也是成正比的。

连年征战下来,很快就会有国家支撑不住,被战争拖累到无底的深渊当中。

更重要的是,战争对一个国家的人力物力都是极大的消耗,并且长时间内都难以恢复。

古代的国家构成还是比较简单的。

所谓发展经济,古代人也没有什么明确的概念,只知道人口要多多的,土地要多多的。

然后呢,男耕女织,这样稳定下来之后,再辅以商业发展,国家的实力就会越来越强,人们的生活就越来越殷实。

这样呢,就算是有作为了。

然而,战争对这两项基础是毁损的最为彻底的。

所以,一旦是四邻之内呈现割据的状态,那战争就会连绵不绝,想要在这样的乱世当中既不被卷入战争当中,也不被影响,几乎是不可能的。

于是,趋向统一就是人们心中的一大信念。

而且是共同的信念。

这在古代也是很现实的一个选择,可以看看秦扫六合之前战国七雄之间的状态。

虽然几个大国之间地盘已经都很大了,足够他们自给自足,但是战争还是不断发生。

不只是大秦野心巨大,其他几个国家也是一样,总是希望挑旁边的软柿子捏一捏。

相互兼并的过程从来都没有停止过。

只不过,在这个操作过程当中,还是大秦的段位更高而已。

而四邻之内若是统一了呢?

这是很现实的一个问题,战争的数量就会急剧减少,就算是有零星的战争也会因为周边国家的减少而迅速减少。

这还是其次。

最重要的是,地盘就代表了一切。

占据了较大的地盘,国家的根基也就更加稳固了,那么对战争的承受能力也就更大。

于是,在没有秦始皇的年代,人们也是按照本能在趋向统一的。

即便是在这之前,并没有人这样做过,也并没有人给他们描绘整个境内统一了之后,这样的国度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图景。

但是,他们还是很朴素的认为,这样就是好,就是最优解。

于是,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千年以后的今天,在晋末这块土地上,如今也是分裂成几个小朝廷,各自纷争不断。

更加恶劣的是,如果说春秋战国时候的那些小朝廷之间,也算是和平的分开的,彼此之间没有深仇大恨,而且,势力范围也比较稳固。

这样一来,争斗还是要少一些,能不打也可以不打。

但是,对于晋末以来的这些小朝廷来说,这就是一个奢望了,他们不可能停下争斗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