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二章 世家之PUA(2 / 2)

大臣们唾沫星子横飞,舌灿莲花的不带脏字的辱骂魏收,他倒是也有一套。

不管你们怎么骂,我依然故我,根本就不为所动。

最后呢,高洋也不能把魏收怎么样,当然也不能把那些激情辱骂他的大臣们如何如何。

只能是各打五十大板,就把这件事按下去了。

于是,现今留下的史书里,有多少是正人直言,又有多少是恶人的曲笔,就是要后人自行判断的了。

可不能全都相信,毕竟,还有一些编写史书的人,是这样的人品呢!

这些传承多少代的家谱,就约等于是身份证,只不过现代的身份证,只是证明你的公民身份。

而这些点缀的相当华美的家谱,那就是世家子弟的身份证明,人家凭着这样的家谱,忽悠了一代又一代的君主。

按理说,得了天下的人当了皇帝,理应受到尊重,一朝之内,举目四望都是自己的地盘,合该是说了算的大头。

但是呢,在魏晋以及之后的南北朝以及隋唐年间,世家的身份就是通行南北的身份证。

只要是出自甲等世家,别说是普通的贩夫走卒,就是皇族贵戚也一样要高看人家一眼。

不敢招惹。

因为,在漫长的岁月里,世家子弟通过自己的苦心经营早就已经形成了一种价值体系。

那就是只要你在中土的范围混,你就要接受,只有高门子弟的姓氏才是最尊贵的。

其他的人,就算你的功绩再多,你的官职再大,你也越不过我们几大家族去。

每每有新朝建立,世家子弟就会拿着他们那一套理论去兜售,往往还百试不爽。

看起来是相当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比如历史上当了皇帝的刘裕吧,虽然他声称自己是刘邦的后人,妥妥的皇族遗孤,但是,当时的人其实都清楚。

他刘裕,不过是泥腿子一个,虽然阿家里有个当官的父亲,但是那也是芝麻绿豆大的小官。

家族也根本称不上体面,若非如此,以刘裕的野心能力,早就能够搞一个世袭的官职做一做了,又何必等到年纪一大把再去投军?

而等到刘裕当了皇帝,按说他已经是大江南岸最有权势的人了,但是,在面对以往的大家族子弟时,还是不免英雄气短。

刘裕打天下,全凭自己,可谓是白手起家,是真正的英雄。那些世家子弟呢?

他们既不能挽狂澜于既倒,也不能带着大晋步步为营,夺回曾经的土地。

饶是如此,他们还是能堂而皇之的越过刘裕,将自己的身份地位摆在刘裕之前,用各种手段明示暗示他,要尊敬世族,这样才能大家都好。

那既然刘裕本人又不是世族,功业也是自己一刀一枪打出来的,又为什么要听从这些世族的摆布?

还不是因为地盘不够大,可用之人不够多?

所谓世族,说的难听点,也就是世代都以当官为信念的一些家族而已,这些家族往往不会出现自己想当皇帝的人,他们最期待的局面就是,出现一个王朝,绵延的国祚长一点,但是,不要过于强势,一定要给世族子弟面子。

皇族治理境内,必须需要人才,而在科举制之前,最简便的寻找人才的方法,就是从几大世家中挑选。

一方面,这是偷懒的办法,另一方面,之所以能这样做,还是因为,在这些动荡的年代,普通人读书的机会太少了。

既然不读书,就不会明理,也更加不能掌握治理国家需要的各种技能,想想看,连大字都不识一箩筐,难道还指望他能把一朝之内的户籍账册全都盘算清楚吗?

当然不能!

就比如当上了皇帝的刘裕,他虽然真的是马上得天下,真的是军事素养很牛皮,天生的奇才。

但是吧,就是真的没有什么文化。

等他当上了皇帝,他就会很快意识到,自己是无法掌控整个朝廷的。甚至,早在他还指挥北府兵四处征战的时候,他也明白,他只能带兵打仗,这也是他的长项,剩下的事情,就要交给更合适的人去做,也就是读书人去做。

比如军队的后勤,再比如占领城池的恢复建设,这些事情,他刘裕是不会过问的。

他都交给了刘穆之,而穆之,虽然不是世家出身,但确实是个读书人。

可见,刘裕当上皇帝之后,他对世族的尊重,也是出于没有办法。

朝堂之上,总是要有给他打工干活的人,而这样的人,基本上都来自于几大世家。

且百年以来,世家之间的势力,早就已经盘根错节,就是不姓那个姓也说不定是谁家的女婿,谁人的外甥,总是免不了的。

于是,只能从这些世家里挑选可用之人,既然用的是人家的人,在各种决策上就自然要偏袒这些世家子弟。

并且认同他们。

不要忘了,刘裕也是在世家光景最好的时代出生成长的,观念上难免也要受到那种世家子弟乃是上流的思想影响。

从他本人来讲,也认为世家子弟确实厉害,虽然他们其中的很多人也只是草包而已。

但是,即便是草包,也是外表华丽的草包,和一般的草包有本质区别。

更重要的一点,或许很多人都没有注意,那就是凡是世家能够称雄的年代,都是战乱接连不断的年代。

大江南北,分裂的朝廷林立,而这个时候,普通百姓动荡不安,生活在困苦之中,相对来说,却是世族的好时候。

因为疆域有限,分裂的朝廷就更需要拉拢境内的大家族,借以他们的支持,维护自己的朝廷。

而往往,那些传承百年以上的大家族就正是这一个区域内最有影响力的家族。

这两者往往是重合的。

当统一的朝廷无法建立,居无定所的乡民们,总是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依靠的。

而大世族往往在境内就充当这样的角色,当时局动荡,他们就会站出来,保障一方百姓的安全。

虽然他们的掌控力自然追赶不上那种统一朝廷自下而上的那种管辖模式,但是也总是一股不可以忽视的力量。

于是,相比统一的朝廷,世家子弟可能更喜欢南北朝之类的分裂小朝廷。

这些朝廷对境内的把控能力都要弱很多,所谓的郡县制往往名存实亡,朝廷只能依靠世族的力量维持地方上的安定。

而相反,可以看出一种规律。

那就是往往中央朝廷很强势的时候,世家的势力也就会收缩起来,呈现此消彼长的态势。

比如,到了二凤当皇帝的时候,虽然表面上也尊敬着世家子弟,但是心里早就想收拾他们了。

一则是,李唐起家也全都是靠自己,并没有依靠世家的支持,再者,李唐是疆域辽阔的强省统一的朝代,在地方上,自有一套体系,非常健全,管理也很严格。

这就不需要世家在地方上补全这个缺口。

再者,二凤那种人也不会听信世家的PUA,什么你关陇李氏算是个什么鬼,又不是赵郡李氏,以往世族排号的时候,什么时候有你这么一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