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一章 强敌环伺(2 / 2)

而作为大燕宗室,他更有义务让族人过上好日子,至少保全他们的性命。

他不会像苻坚那样,因为自己的好大喜功,就把数万氐秦士兵扔出去遭殃。

慕容垂深刻的知道,现在的鲜卑一族和当年简直是没法比,于是,在这个龙争虎斗的关键时刻,保存实力才是最重要的。

做人不能太招摇,也正是因为他的这种心理,王谧才能屡次成功,让慕容垂退兵。

而符纂则不同,这帮人,仗打的不怎么样,投降倒是挺快的。

想当年,氐秦势大的时候,他们在中原肆意杀戮的时候,可完全不是这副嘴脸。

那个时候,他们凶恶着呢!

等到现在势力刚刚下滑,就立刻滑跪,这样的软弱,不免让人看不起。

但是,王谧也只能咬着牙忍下来。

没办法,谁让这里是邺城呢。

深入北地,四面都是未知的风险,对于一军主将来说,不进行风险控制是不行的。

只能捏着鼻子,忍着恶心,来和这些狡诈的氐人谈判了。

但是,能谈什么呢?

这似乎是个难题。

很长一段时间,自从双方进入了晋军大帐,互相都没有先开口的意思,谁都没有说话。

就是在思考这些问题。

符纂现在不说话,完全是在等待。

他手里早就没有筹码了,这座城池,就算是不谈判,晋军也一样能够打下来,不需要费多大的功夫。

很显然,在这种情况下,谈判,其实是秦军占便宜,这是很明显的,而对面看着就很精明的晋军主将,当然也不会不清楚。

但是,符纂还是不准备放弃。

等到从战场上下来,安静的坐稳,符纂的智商就上升了,严格来讲,他的头脑还是要比符丕好使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符丕已经成了一具尸体,而他符纂,竟然可以坐在这里,充当谈判者的原因。

符纂还是很善于操纵形势的。

所谓虎口拔牙就是如此,身为获胜者,晋军不可能不提条件,而符纂就准备认真的听一听晋军的说法。

并且按照他们的提法,随机应变。

而现在这个时候,最头疼的,恐怕就是王侍郎本人了。

开城投降其实已经是确定了的,而且也在忠实执行之中,邺城是晋军无意之中得到的一个城池。

周边的那些城池还很多都没在晋军的掌控之中,也不是稳扎稳打下来的地盘。

这就很难办了,邺城这样一座古都,就在眼前,伸伸手就能够到,谁看到都会眼馋。

王谧也不能免俗。

但是,打下来,如何保住才是重点。

如果是稳扎稳打,周围的小地方都占住了,自然也就不必发愁了,四面八方都是自己人,害怕残余势力会闹事?

但是,很遗憾的,真实情况确实如此。

王谧现在面对的形势和历史上的刘裕等人也没有什么区别,如何把单独攻打下来的军事重镇保持住,才是重点。

这里还有一个困难。

那就是氐人。

现在,他们将要接受投降的,是氐人,并不是其他什么人,氐秦狡诈成性,这一点,被他们欺负了多少年的晋人算是深有感触。

这样的人性,如何能够相信他们?

一旦晋军的势力稍稍减弱,他们就很有可能卷土重来,这种事情几乎是防不胜防的。

于是,所谓的战后问题就摆到了桌上,十分棘手。

尽数杀光?

倒是解恨了,也把麻烦都解决了,但是,又过于残忍,晋军在北方毕竟势力还比较弱小,如果这样做,很有可能会引起四邻的紧张不安,反过来和氐秦联络,推翻晋军。

这是很有可能的。

几大部族都是脱胎于当初的五胡,这些部族内部虽然也纷争不断,谁也看不上谁。

但是,一旦面对传统的汉人势力,就又会欣然携手,一致对外。

在邺城丢失之后,氐人的势力已经大大减弱了,现在看来,在五胡之中都排不到前面了。

但是,羌人、鲜卑人,他们的实力还都比较强,还要时刻防范就喜欢偷手的丁零人。

在这些强盛的部族当中,鲜卑人倒是可以先放一放,如今,鲜卑军团的首领是慕容垂。

这个人头脑清醒,不是个贪心之人。

在邺城侥幸逃脱之后,王谧断定他一定会占据一块地盘,或许就是以他们大燕曾经的王城,龙城作为据点扩展力量的同时,站稳脚跟。

这样的部族,不会轻易招惹恢复中原的晋军的。

更何况,慕容垂和晋军已经有过几次交手,他对晋军的实力是有很深刻的认识的。

心里有数,不会和晋军硬碰硬。

这样看来,最令人头疼的,就是姚羌的部族。

在几大部落之中,姚羌一族的战斗力也是相当强的,再加上,他们的首领姚苌、姚兴都是勇猛且贪婪之人。

当他们发现,身边的老朋友已经换成了晋人,一定不会善罢甘休。

于是,如何在异族林立的北方,顶住压力,站稳脚跟,这才是晋军现在的当务之急。

而更加可笑的一点正是,大晋内部现在基本上也是朝廷和前线的军队是割裂的。

比如,王谧是谢安推荐才能领兵打仗的,那么他理应听从谢安的安排,事实上,王谧也是这样做的。

就在行军途中,他每五天都会给谢安写信,汇报前线的消息。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王谧能在邺城前线挺那么长时间,也是谢安认可的。

如果谢老爷子不同意,就算王谧是孙猴子,恐怕也翻不起多少波澜。

事情是这个样子的,谢安虽然也觉得,王谧的行为轻纵冒险,但是年轻人嘛,谁不喜欢冒险。

想当年,谢老爷子不也是一样嘛。

现在正是一个好时机,如果能真的夺取邺城,谢安也想亲眼见证一下,晋军能够在这个北方腹地坚持多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