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德沉思片刻,眉头微微舒展,说道:“大人,百姓的福祉才是重中之重。若因小利而耽误春耕,将给百姓带来更大的损失。不如将耕牛分给各里,由里正负责分配,这样既能解决春耕问题,又能避免县衙亏损。”
李元德的提议让司徒哲理眼前一亮。将耕牛分给各里,由信誉良好的里正负责分配,既可以保证耕牛能够及时用于春耕,又可以避免出现农民无力偿还的情况。此外,还可以将分配耕牛作为一种奖励机制,鼓励里正为百姓服务,维护社会稳定。
司徒哲理听后,微微点头,说道:“此法可行。明日便通知张主簿,让他去各乡镇通知里正前来领牛。”
李元德欣喜地点了点头,说道:“大人英明!这不仅可以解决春耕问题,还能增强百姓对县衙的信任,可谓一举两得!”
第二天清晨,司徒哲理召见张主簿,详细说明了将耕牛分给各里的方案。张主簿听后也表示赞同,并承诺会尽快前往各乡镇通知里正前来领牛。
消息传开后,各里百姓纷纷欢呼雀跃。春耕的希望重新燃起,他们终于可以按时播种,期待着丰收的到来。
司徒哲理看着欢欣鼓舞的百姓,心中也充满了喜悦。他深知,作为一名官吏,他的职责不仅在于维护社会秩序,更在于为百姓谋福祉。这次赊牛计划的调整,正是体现了这种理念。
虽然县衙会因此损失一部分收益,但看到百姓的幸福和社会和谐,司徒哲理认为这付出都是值得的。他相信,只有将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才能真正实现“民心所向”的目标。第二天,朝阳初升,金色的光辉洒满罗江县城。张主簿带着几名衙役,早早地来到了县衙门口,将几头壮实的耕牛牵出厩舍,为即将开始的春耕做准备。万田,司徒哲理的随从,一个体型魁梧、憨厚老实的小伙子,也跟着张主簿一起奔波。他虽然有些迟钝,但对司徒哲理十分忠诚,总是默默地跟随在他身后,做好各种琐碎的事情,比如帮忙牵牛、整理牲具等。
张主簿手持公文,一路敲锣打鼓,高声宣告:“罗江县衙今日分牛给百姓!各乡镇里正可前来领取!”他的声音在清晨的空气中回荡,吸引了不少农民的目光。他们纷纷放下手中的农具,好奇地询问着消息来源。
张主簿带着衙役们,一路走过田野、河流,来到罗江县城外各乡镇。每到一处,都会先与里正核对名单,确认耕牛的归属,然后将一头健壮的耕牛交予他们保管。农民们看到分牛的消息后,欣喜若狂,纷纷上前领牛,脸上洋溢着感激的笑容。
在罗江县城外的一片田野上,南宫擎苍和南宫皓宇正在为春耕做准备。他们听到消息后,连忙赶到县衙领取耕牛。南宫擎苍是当地一位老实的农民,勤劳朴实,多年来一直依靠耕种维持生计。他的儿子南宫皓宇年轻有为,虽然没有接受过科举考试,却聪明伶俐,对农业有着浓厚的兴趣。
“南宫老兄,听说今年县衙分牛给百姓,真是太好了!”一位面容红润、笑容慈祥的老人走上前来,拍了拍南宫擎苍的肩膀说道,“这可是司徒大人的大善举啊!”
南宫擎苍笑着点头,说道:“是啊,多亏了司徒大人为我们这些农民着想。”他望着手中的耕牛,心中充满了感激。这头耕牛体型健壮,毛色光亮,一看就是精心饲养的良种。有了它,他们的春耕工作将会更加顺利,能够获得更高的收成。
南宫皓宇也兴奋地摸了摸耕牛的鼻子,说道:“爹,我们今年可以种更多的粮食了!”他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相信在司徒哲理的带领下,罗江县一定会变得更加富裕。
他们领到一头健壮的耕牛,心中充满了感激。春风拂过田野,吹动着麦苗的枝叶,也吹动了南宫父子心中对未来的希望。
司徒哲理站在县衙门口,看着远去的农民和耕牛,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这只是他为百姓做的一件小事,但能够帮助到他们,也是他最大的心愿。
他相信,通过分牛给百姓,能够减轻他们的负担,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让罗江县的经济更加繁荣。更重要的是,这体现了政府对百姓的关爱和支持,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司徒哲理心中充满着责任感和使命感,他决心要为罗江县的百姓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