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一章 潜力不能用尽(2 / 2)

大明不革命 王子虚 2260 字 4个月前

汪莱从十二三岁就跟着朱简烜,对朱简烜的性格是非常熟悉的。

听着朱简烜这样说话,就知道这件事情彻底没得商量了,自己以后只能留在顺天府当水利参谋了。

同时也知道朱简烜确实体谅自己,确实知道自己干的活儿确实辛苦。

这就是自己这个皇帝老师的秉性。

对于给他干活的人,未来他都已经提前做好了安排。

就像国家的战争潜力不能压榨殆尽一样,他也不会将属下的个人潜力用尽。

都会让这些人在还有余力的时候就退居二线。

干的工作越是辛苦,就越是会提前转入更轻松岗位,也就是他自己说的要保他们善终。

朱简烜经常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挂在嘴边。

但却不是用来为了宣示他自己对整个世界拥有最高统治权力。

而是提醒他自己和臣子们,既然天下都是王土,那开发和建设就要全面,要站在全局的角度考虑问题。

既然所有人都是王臣,那就要对所有人一视同仁,所有功劳和责任都要让所有人分担。

不能让一个地方、一个人过度承担责任,同样也不能过度获得利益。

朱简烜觉得自己实际上做不到绝对的一碗水端平,所以才会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来提醒自己。

而在其他人看来,朱简烜在这一点上已经做的很好了。

那些退居二线的将领、工匠们,需要也正好可以将自己的经验总结出来,传授给其他的新一代的工匠和将领们。

这样的任职制度,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朝廷,都是非常有利的安排。

作为他的臣子和学生,自己根本不需要担心其他不相干的事情,自己只需要把分内的工作都做好行了。

就是这样自己才死心塌地的追随他。

汪莱怀着感慨和感激站起来,对着朱简烜躬身拱手行礼

“学生拜谢陛下洪恩。”

朱简烜对汪莱这些亲手带出来的学生,心态和姿态都与其他普通臣子不太一样。

这时候颇为满意的轻轻颔首示意,伸手拿起手边的一份题本

“这是给你的新安排,正式的圣旨过几天才会下来,你回去之后好好休息几天,做好新工作的准备吧。”

汪莱赶紧双手接过来,然后再次躬身拱手行礼谢恩,并且告辞出宫。

汪莱面对朱简烜的时候,情绪也是比较紧张的,但相比普通臣子见皇帝的紧张,汪莱多了几分理所当然的亲近感。

更像是学生见老师甚至家长,因为朱简烜确实是从小带着他的老师,亲自给他们讲课做实验的。

汪莱出了宫之后,同样也是松了口气,然后赶紧翻开那个小本子看。

朱简烜亲自拟的圣旨都很简单直白。

给汪莱的安排首先是进内阁当大学士、然后加尚书衔分管水利工程规划和建设、最后封郡候爵位提高身份。

汪莱看完之后就直接愣住了。

汪莱现在的资历虽然足够老,但看年龄毕竟也才四十八岁啊,而且还是工匠出身的。

一个四十八岁的工匠直接入阁?

现在的大明内阁大学士,是直接参与大明乃至全世界最高事务决策的,是最接近整个世界权力重心的人。

别说天工朝以前的大明人不敢想了,就算是现在也没有几个人会这样幻想。

天工朝以来,内阁一直至少有一个工匠大学士,但是通常都是年龄非常大的老工匠,通常都是工程相关的部门出来的。

因为资历的问题,汪莱知道自己未来大概率能进内阁,但却没有想过直接进内阁。

汪莱觉得自己可能要去工程院混几年,或者是到水部去当几年政务官员,等到五十多甚至六十岁的时候再进内阁。

汪莱本来是期待自己能成为第一个六十岁之前进内阁的工匠。

结果现在变成五十岁之前了。

汪莱没想到,朱简烜说要让自己留在他身边出谋划策,就是直接进内阁当大学士了,大学士确实就是给皇帝出谋策划的。

其实因为世界统一战争都即将结束了,大明即将真正的统一天下。

朱简烜即将成为真正的世界共主,大明未来的发展规划就是整个人类的发展规划了。

整个朝廷的重心将更加侧重于工程建设、技术发展,所以也开始继续增加工匠在朝廷上的地位了。

至于尚书加衔,同样让汪莱感到意外,还是因为他年龄问题,他们现在一下子成了天工朝以后最年轻的尚书了。

朱简烜北伐之后,大幅度增加了朝廷部门数量,同时将部门主官改成了正三品的侍郎。

尚书变成了负责临时主持某项临时的重大事务的加衔。

因事而设,事毕即撤。

但就像很多临时加衔一样,刚开始的时候还会正常设立和撤销,但是时间长了之后就开始慢慢固化。

皇帝自己其实也不愿意直接面对几十个部门的侍郎。

慢慢的开始设立几个固定的尚书,各自分管几个部门或者几项具体的事务。

不过这些尚书跟以前的六部尚书还不一样,他们没有自己的衙门和固定办公地点,也没有自己的属官。

所有事务都需要通过分管的几个衙门来实施,自己也会在几个衙门之间跑。

而直接封侯汪莱更是完全没想到。

朱简烜北伐之后,大明的爵位就不仅限于军功了,其他方面的贡献也能封爵。

而且公侯伯子男都按照传统分了等级,恢复了子爵、男爵两级,加上了乡绅、乡士,现在封爵的入门难度降低了。

但现在爵位管理策略是“宽授严升”,也就是入门容易晋升极难,高级爵位很难授。

单就最传统的军功而言,北伐灭清这种统一战争,按照洪武、永乐朝的标准,都能封好几个国公出来了。

但朱简烜当时只封了几个郡候,第一批天工朝的从龙功臣直到退休的时候都没有国公。

想要通过其他贡献封高级爵位,那更是难上加难。

汪莱现在得到这个郡候的爵位,就是目前非军功爵位之中最高的一个。

其他的非军功的勋贵最高爵位就是州伯。

如果没有什么重大过错,退休的时候通常会加一级。

所以汪莱现在保底是郡公了。

至于最终能不能当上国公,已经与具体的贡献关系不大了,关键看皇帝老师怎么考量了。

rg。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