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抵达之后,除了顺国之外的所有大明藩国君主,已经全部抵达顺天府了。
这件事情作为一则消息,很快就在藩国君主中传开了。
最终的期限还没到,顺天府的藩国君主们在日常娱乐消遣的同时,也都在猜测这个大明顺王李策凌到底会不会来。
同时大家也都在讨论,如果李策凌真的不来了,大明皇帝会怎么做,会不会马上去灭了李策凌。
以至于有人已经私下里开了盘子,众多藩国君主和随行人员已经开始下注了。
拿破仑听着这些消息,也终于确认皇帝为什么要问自己那些问题了,怎么以最低的成本和最快的速度征服俄国。
大明的下一场战争,要同时解决俄国、顺国、奥斯曼三国。
大明本土主力可能会用来对付顺国,俄国和奥斯曼应该就会交给自己这些藩国了。
这场战争结束,大明将真正统一天下,全世界的整个天下。
虽然肯定还剩余几个零散的国家,但是到了那个时候他们就已经没有选择了,只能选择加入大明或者被全世界孤立。
拿破仑满怀着感慨,继续体验世界之都的生活,天工十六年剩下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到了十二月初的时候,顺国的使团来了。
不过李策凌本人没有来顺天府,而是安排了一个所谓的“国相”过来。
李策凌的国相到了大明鸿胪寺,向鸿胪寺的官员声称,顺王李策凌年老,体弱多病,没有办法远行。
如果是一般的藩国,如果是普通的事务,鸿胪寺自己就处理了。
但是顺国情况特殊,这次朝拜也是皇帝特别要求的,特别点名要所有藩国君主都来的。
鸿胪寺据实向皇帝上报了顺国的情况。
朱简烜看完没有多少意外,也没有亲自接见顺国的这个国相,对方多半只是个弃子。
朱简烜安排了大学士汪廷珍代表自己去向顺国国相传话。
在鸿胪寺的大堂上,汪廷珍站在中间侧面的位置,表情严肃的对顺国国相说
“李策凌是快要薨了吗?这一年的时间都没有养好身体?要不要大明安排医生去给他看看?”
顺国国相低眉顺眼的拱手说
“回大人,顺王殿下主要是年老,往日旧疾积累并发,非药石可医了。”
汪廷珍继续说
“圣上特命所有藩国君主入京朝拜,若顺王李策凌本人时日无多,也应当派遣子嗣代替其前来朝拜君上。
“李策凌本人不至,又不遣子嗣代劳,这是怠慢皇命,有大不敬之嫌。”
大不敬的内容很多,主要是对待皇帝的物品、命令、使者不够尊重,不够重视,在皇帝直接使用的东西上搞出了纰漏。
顺国相听到这个指控就直接跪下了
“大人明鉴,顺王殿下绝无此意,只是路途实在遥远,顺王本人您老体衰,也需要子嗣在身边照看。”
汪廷珍知道对方就是胡扯,也就不跟他继续废话了。
汪廷珍这次主动转向堂上,向着皇帝的方向虚空拱手行礼,然后再次转向顺国国相说
“圣上口谕,着顺王李策凌及所有子嗣,于天工十七年六月一日前抵京朝拜。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火化了要见灰。
“自即日起,直至李策凌抵京之时,断绝顺国的封贡往来。
“天下所有官民商贩,一律不得与顺国有任何贸易往来,否则以欺君谋反论处。”
顺国相在来大明本土之前,就对大明皇帝的愤怒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但没想到大明皇帝最终给的命令是这样的。
没有直接宣战,而是先拿起了非常传统的方案——“断贡”
这会让顺国非常难受。
以至于李策凌可能都要再次认真考虑,到底要不要真的彻底与大明为敌了。
顺国一直是大明名义上的藩属国,与大明的贸易没有真正断绝过。
大明的手工业全面发展,在朱简烜引导下开始全面工业化的时间,正是顺国真正全面征服印度的时间。
顺国摧毁印度的基层统治体系的时候,印度原本颇为发达的手工业体系也被同时摧毁了。
顺国按照神洲的方式重建了印度的统治体系,但却没有重建手工业体系。
因为大明的廉价工业品已经在这个过程中占据了市场。
顺国当时还没有贸易保护的概念。
大明出口的钢铁材料和制品,质量远远超过了铁匠手工锻打出来的,关键是价格还要更低。
所以顺国征服印度期间,为了更快的获得更多的武器,直接用了大明来的钢铁。
在古典时代颇为强悍的印度钢铁手工业直接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只要大明工业化涉及到的产业,印度地区对应的手工业都基本消失了。
印度本地普通人几乎变成了纯粹的农民,单纯的以耕种粮食和经济作物为生。
生活所需的其他产品,高度依赖于大明的输出。
李策凌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已经意识到如果自己与大明翻脸,那自己在印度的统治都会出大问题。
所以李策凌前些年就已经开始尝试学习大明搞工业化了。
准备偷师大明,研制蒸汽机,搞明式的大型钢铁厂、纺织厂、面粉厂、军工厂。
但是李策凌很快就发现,单纯依靠印度的工匠,复现不了大明的工厂。
就算是直接挖大明的工匠,也建不成大明的工厂。
也许只有大明手把手的教导,直接拿出大明的工业机器,为印度建立一整个工业体系才行。
但大明显然知道这一点,所以现在只出口工业产成品,却严禁出口机器。
历史上的英国人,在本土工业化的早期也是这样做的。
英国当时完全垄断了往复式通用蒸汽机的技术,当时走私蒸汽机最高可以判处死刑。
等到英国的工业化基本完成,关键是欧洲其他国家的工业化开始,大家都有了蒸汽机之后,才开始放开出口限制。
资本主义世界随后进入了自由资本主义时代。
欧美的多个工业国家,大量的民间私营厂商充分竞争,当时只要有足够的利润,任何产品都可以出售。
十九世纪后期到二十世纪初,当时最顶级战列舰都可以直接出售。
客户只要能拿的出钱,欧洲的造船厂可以直接定制主力军,可以造的比他们本国海军用的军舰还要好。
相当于任何国家都可以向美国订购福特级航母,还可以根据喜好搞定制设计。
就是在那个时代,导师们做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资本家为了利润能够出卖绞死他们的绞索”。
那个时代也是后发国家借助外部力量完成工业化的最佳时机。
历史上的清国和日本就是那个时候上的车,他们当时都直接买到了钢铁、枪炮、战舰生产线。
到了二十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时代,也就是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时候,资本家的经营策略再次发生了变化。
开始构建专利壁垒排斥竞争对手,并购垄断市场之后攫取超额利润。
现在朱简烜领导的大明,可能会直接跳过自由资本主义时代,从早期资本主义时代直接跳到帝国主义时代。
贸易制裁的手段都直接拿出来了。
朱简烜根本就不给其他后发国家通过自由市场完成工业化的机会。
想搞工业化只能跟着大明走,配合大明的需求去搞,比如波兰目前已经有了一个入门的机会。
口服心不服的顺国显然是没有这个机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