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九章 谁能打败拿破仑?(1 / 2)

大明不革命 王子虚 2564 字 4个月前

塔列朗领了拿破仑的命令,再次去安特卫普拜访汪廷珍,还是在布政使司衙门的后堂见面。

塔列朗行礼之后坐下,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汪廷珍听完塔列朗的话,觉得此时插手西班牙本土事务,同时正式退出欧洲战争,确实是个不错的机会。

毕竟大明真正想要的地方,也就是整个美洲已经基本到手了,继续参与欧洲事务也没有意义。

但是这件事情涉及到了议和,宣战和议和这种事情,不是臣子能决定的

“议和之事,吾需要请示圣上,你在这里稍等两日。”

塔列朗听到这回复就是一愣,颇为纠结的说

“请布政使大人恕罪,塔列朗是欧洲荒僻国都之臣,不甚通晓大明雅言。

“敢问您刚刚说的两日,是虚指还是实指?是具体的两天吗?最多后天就能有消息吗?”

塔列朗对大明文化的了解越来越深,但对大明的技术发展并不怎么熟悉。

知道“三两日”之类说法,可能是真的就两天,也可能不确定几天。

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也都不会太长,否则应该说“数日”了。

塔列朗觉得,大明皇帝远在顺天府,他派驻在欧洲的臣子,想要向他请示汇报问题,往返怎么也得三个月了。

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是三两天能解决的问题。

所以塔列朗怀疑汪廷珍说错了,他想说的会不会是两三个月?

汪廷珍却颇为不满的说

“我当然不能确定就是两天,圣上何时回复是圣上之意,我怎么可能揣测?”

塔列朗顿时就更加纠结了

“这个……那我具体应该等待多久?是否应该先回巴黎?”

汪廷珍冷着脸说

“你在这里等着就好,不用回巴黎了。”

汪廷珍说完,就让布政使衙门的差役进来,领着塔列朗去住客房。

塔列朗不明所以,但是也不敢再多嘴,就在布政使衙门住下了。

汪廷珍亲自拟了一封报告,然后稍微考虑了一下,觉得这种涉及密约的事情不宜公开呈报。

在崇祯朝以前,除了正德和嘉靖年间的部分时候,大明的朝廷政务都是公开的。

事务相关文件称为题本、奏本,在不封闭的情况下通过通政司流转。

内阁事务也是阁臣之间相互讨论,拿个建议给皇帝看行不行,皇帝决定了还要让六科给事中查阅封驳。

到了明朝中后期,没有内阁拟定的意见,皇帝直接下的旨意,都可能无法实施了。

但是到了清代,正德和嘉靖年间出现过的秘密政治普遍化,并且形成了专门的称呼“奏折”、“折子”。

奏折要封锁到专门的盒子之中呈送,只有皇帝能打开查看里面的奏折内容。

拥有上“折子”权力的官员都是皇帝的耳目。

通过奏折上报的事情,皇帝是怎么决定的,当事人又会怎么处理,都不走公开流程,不相干人员完全不知道。

甚至可能会有两套流程,奏折上内情秘奏,公开的奏本说场面话。

所以清朝虽然不全是秘密上折子,同样有公开流转的常规政务,同样也称为题本、奏本。

但是公开的奏本的实际效力大幅度下滑了。

主要是明朝皇帝普遍比清朝皇帝更加懒散,明朝中后期内阁大学士也比清朝军机大臣权力大得多。

这个世界的崇祯朝以后,崇祯将政务分成了两类,涉及到情报类的就走秘密途径处理,但常规政务仍然让内阁先看。

法国要和大明合伙支持法国的政变,这种事情很显然就属于秘密情报了。

所以汪廷珍亲自西厂在安特卫普的驻地,跟西厂的欧洲管事说明了情况,让西厂的电报员把消息发往突尼斯。

突尼斯的西厂电报员收到后,再用有线电报通过海底电缆,直接发到大明本土。

第二天,天工十三年八月二十一日下午,西厂提督就把报告送到了大明皇帝朱简烜面前。

同时送上的文件,还有最近几年欧洲和美洲战场的情报汇总,作为皇帝决策的参考。

朱简烜先看完了汪廷珍的报告,然后继续翻西厂准备的其他情报,思考应该如何决定这件事情。

美洲战场上。

大明本土军团、北美军团、澳洲军团、非洲军团、南美军团从五个方向出击,在美洲攻城略地。

澳洲军团顺着美洲西海岸北上,依次攻克分布在沿海的据点,在天工十一年(1804年)初占领秘鲁的首都利马。

北美军团南下作战进展顺利,墨西哥地区北部本来就人烟稀少,还有很多的荒漠地带,几乎没有什么有效的抵抗力量。

但是,这片荒凉的土地面积颇为广阔,从华雷斯到新西班牙首府墨西哥城,距离超过一千五百公里。

如果没有足够的交通工具,也没有成熟的道路的话,单纯行军就是一件苦差事。

不过从北美大平原直接南下的军队,本来就没有直接占领整个墨西哥的任务,他们只需要专心在北方圈地即可。

墨西哥城虽然位于墨西哥内陆的高原上,但是北美大陆越往南越是狭窄。

墨西哥城与海岸线的直线距离只有两百多公里,而且有现成的道路可以通往海边的韦拉克鲁斯港。

西班牙人虽然在这些地方部署了军队,韦拉克鲁斯港也有颇为牢固的城堡守卫。

但这些东西在大明的新时代攻势面前没有什么意义。

大明海军掩护部队登陆,占领韦拉克鲁斯港,控制周边的土地,然后顺着西班牙人自己的路线,前往墨西哥城所在的地区。

历史上的美墨战争时期,美国人就是这样攻入墨西哥内陆,威胁墨西哥城之后,迫使墨西哥签订了城下之盟。

现在大明的装备水平,比美墨战争时期的美国已经领先了两个时代,已经有了飞行机器。

第一批大明军队进入高原的同时,就在港口和内陆同时建设简易的陆地机场,用刚刚服役的运输机向内陆输送物资。

当高原上的大明部队有了飞机和足够的弹药,墨西哥城本身的防御设施就基本失去了作用。

面对持续的恐怖炮轰,特别是从天而降的持续轰炸,新墨西哥的官员和墨西哥城的守军都失去了作战的勇气。

大明军队很快就冲进了城中,当地官员和驻军在惊愕和惶恐之中投降了。

墨西哥城作为西班牙在美洲的中心和最大的城市,就这样在天工十二年(1805年)春天落入了大明手中。

西班牙在美洲比较重要的城市中,新格拉纳达首府波哥大城是最后投降的。

波哥大城位于安第斯山脉内部的一处山间平地上。

西班牙人在美洲总部的重要城市,以及当初的玛雅和阿兹特克人的城市,大部分都在高原上或者高山谷地之中。

因为这里是热带,海拔低的地方非常炎热,只有高原上和高山之中才有气候凉爽的地方。

墨西哥城海拔两千两百米,波哥大城海拔两千六百米。

波哥大城与海岸线的最短直线距离约为三百三十多公里,但这里的海岸线旁边都是茂密的热带雨林。

雨林后面就是海拔三千到五千米的安第斯山脉,山脉这里在这里还分成了三股。

也就是说,走这条路线去波哥大城,要连续翻过三座高山,在这个时代根本就没有可行性。

大明飞机还比较简陋,强行走这条航线非常危险,所以大明军队只能按照西班牙人进入内陆的路线进攻。

所以波哥大城市本身虽然比墨西哥城小得多,却一直拖到了天工十三年(1806年)春天才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