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章 石油与运河与乾隆(1 / 2)

大明不革命 王子虚 2407 字 4个月前

天工元年的春季的恩科,天工年代的第一场科举考试,在顺天府正式举行。

大明本土、南洋、澳洲、非洲、美洲的大明举人,都可以来参加。

一个地方是殖民地还是本土,关键看当地的人能否通过正常途径,相对公平的进入本土或者母国的高层。

实际上在原有的历史上,无论是神洲的大明和清朝,还是欧洲的主要殖民国家,大部分时候都没有把殖民地当正常公民。

英国的北美和澳洲,很多时候都是罪犯流放地,英国也始终没有给北美移民投票权,所以才爆发了美国独立战争。

在这个世界,无论是崇祯中后期,在崇祯皇帝主导下,大明朝廷和藩镇以及民间在南洋的扩张。

还是到了咸宁末年,在朱简烜的主导下,大明在澳洲、北美、非洲的扩张。

崇祯和朱简烜两人都没有区分海外与本土的概念。

两人始终没有禁止移民海外的大明百姓通过科举进入大明朝廷。

两人甚至都是倾向于鼓励海外移民参加科举的,甚至于允许当地土著参加科举。

因为在两人看来,参加科举的过程,就是融入大明传统体系的过程,包括政治体系和文化体系。

通过科举获得阶级跨越,进入统治集团的人,无论本来是什么出身,在进入这个体系之后,都会维护这个体系。

与此同时,按照朱简烜的吩咐,官方厂商开始收缩出口规模。

本来准备用于出口的手工业产品,由中央朝廷供应机构直接收购下来。

当然,朝廷收购了这些东西之后,肯定不会按照理论上的最省事的方案直接扔进海里。

而是作为朝廷的奖品和福利,发给表现出色的官员和吏员,官营厂商的掌柜、管事、工人,屯田卫所的军官和士兵。

欧洲大陆上的战争全面爆发的时候,大明这边还在继续热火朝天的搞建设。

波斯石油公司在天工元年春季正式成立,然后马上组织了钻探队伍前往波斯湾探油。

这支钻探队伍的护卫军队,比直接参与勘探和钻井的工匠还要多。

保护钻探队伍的同时,也负责征服当地的贝都因人,也就是后世沙特阿拉伯地区的沙漠绿洲民族。

波斯湾地区的石油储量非常丰富,后世的开采成本也非常低廉。

但是总体的开采难度却不算特别低,主要是很多油田的埋藏深度是比较大。

比如沙特的最大陆地油田,埋藏深度在一千米到一千五百米的范围。

钻一千多米深的油井,在这个时代本来就有难度。

关键是,常规勘探人员,不知道这里有没有油田,不知道具体哪儿可能有油田,还不知道油田埋藏了具体多深。

在没有成熟的勘探技术,只能依靠“钻钻看”的形式,通过钻井试探着寻找这些油田,那难度会非常高。

可能在没有油田的地方钻探,可能钻探了几百米之后放弃了,可能连续钻几十个几百米的井。

在原有的历史上,到沙特勘探油田的美国公司,就是连续钻了很多井。

但是都达不到油田所在的深度,一直在油层上方浪费时间,钻探公司几乎要破产了。

才有人一口气钻到一千五百米,才发现了石油异常丰富自喷井。

不能算是自流井,而是直喷井,宛如喷泉一样,持续的向外喷涌石油,长年累月的喷涌。

现在大明的钻探队伍有朱简烜的指示。

所以直接在正确的地方,直接奔着一千五百米的深度去打井,结果是第一口井就直接打出了石油。

然后就开始装桶、装罐、装船往回运输,同时继续打更多的油井。

大明现在已经有了排水量过万吨的货船,现在可以调动大量的大船满载石油往回走了。

大明本土的中原、东北、北方地区,工业开发和建设进入了第二个阶段。

包括柴油机和汽油机在内的基本内燃机,以及内燃机驱动的工业和农业机械,在朱简烜验收之后进入工厂量产阶段。

大明朝廷在华北、东北、江南、广东四大区域,同时建设多个农用机械厂、机动车厂。

未来将大批量生产各种机动车辆供应全国的工地。

配合这些机械的生产和使用需求,更多的钢铁厂、炼油厂、化工厂也同时开始建设。

到天工三年初的时候,这一批工厂陆续开始投产。

此时顺天府内外层的主要工程基本完成了,内外城的主要街道路面已经基本完成了沥青硬化工程。

朱简烜也开始将自己日常乘坐的马车换成汽油机动车。

有了颇为现代化的工业机械和运输车辆,各种工程的建设速度再次跨越式的提升。

在这些机械工厂陆续投产的时候,负责北水南调工程的汪莱找到了朱简烜。

在文华殿的办公室里面,汪莱颇为激动和期待的向朱简烜行礼,同时递上了一份厚厚的文件

“陛下,北水南调工程总体规划已经完成了。

“现在学生请陛下批准,启动第二阶段工程,也就是松锦运河工程。”

朱简烜翻了一下手中的文件,先看目录和前面的概述部分。

北水南调,这个史无前例的大型水利工程,在汪莱主持下勘探和计算了这么多年,现在终于完成了全部的规划。

整个工程总体上可以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三江泽大湖。

拦截黑龙江的入海航道,在三江泽范围内蓄水,构建一个巨型人工湖。

关键是让江水汇聚之后逆流,顺着东北平原中间的低地南下,进入渤海或者继续引到其他地方。

现在第一阶段的工程已经基本完成,三江泽主体已经被黑龙江水淹没。

巨型人工湖已经形成了,未来继续蓄水提高水位。

第二部分,也就是松锦运河。

从松花江中游开始修建运河与河堤,引导松花江水流向辽西走廊的北端的锦州地区。

包括一百多公里的运河,以及将近五百公里的大堤。

第三部分,被汪莱称为燕山运河。

顺着辽西走廊和燕山山脚修建河堤,让河水通过辽西走廊和山海关,最终抵达顺天府区域。

第四部分,被汪莱称为太行运河。

顺着太行山脚修建河堤,让抵京的河水继续南下,最终汇入黄河的主航道。

用黑龙江丰富的水源冲刷黄河的泥沙,并供应大运河航道用水。

朱简烜对这个工程是怎么回事,心中早就有数了,现在就是看看具体的数据。

包括预估的工程量、需要的人力和资金,以及预计最终完成的时间等等。

朱简烜大致翻了一遍报告,然后抬眼看站在前面的汪莱

“这个第三阶段真的可行吗?”

整个工程最困难的地方,不是三江泽大湖也不是太行运河,而是燕山运河的蓟州部分地区。

顺着山脚下平行修河堤,用河堤和山脉之间的空间构建运河。

最关键的条件,还是山脉脚下接近平地地区的坡度是否合适,无论坡度太大还是太小都会导致工程量直线上升。

太行运河虽然长,但是山脚下的坡度合适,工程量实际上不算大。

蓟州地区就是海拔和坡度变化太大了。

汪莱颇为认真的点头

“按照学生和同学以及大工们的核算,有陛下发明的工程机器就是可行的。

“运河在蓟州地区不走山脚下,而是从蓟州后面的山脉中穿过。

“为此总体提高三江泽大湖的蓄水高度到145米。

“而且,无论燕山运河最终是否修建,松锦运河本身始终都是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