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玉裁的话说完,现场陷入了一阵低沉的议论之中。
“那可不是普通的反贼,而是黑奴啊——”
“他们现在只是反奴隶制,并没有直接反对法国,甚至可能是支持法国现在的朝廷的。”
“他们造的是原有法国朝廷的反,原有朝廷的国王还在咱们大明呢。”
“现在直接跟这些黑反贼打交道不合适……”
朱简烜心中也在思考,几个官员提出的几条思路的优劣。
朱简烜的思路跟这时候的官员是不太一样的,会更多的考虑长远的影响。
直接接洽欧洲殖民地的造反派,确实有可能在殖民地形成想要造反就找大明的风气。
但是以这种形式接纳来的“地方”会有很高的独立性,他们肯定会想要类似美国自由邦的条件。
如果可以的话,还是应该尝试直接控制,而不是给与他们自治权。
特别是海地造反的还是黑奴,他们争取的还是自由,朱简烜不希望自己辖区内有大量自由黑人。
朱简烜斟酌着语言
“直接跟海地暴动的黑奴打交道,是退而求其次的做法,现在暂时不要考虑了。
“首先以平叛、消灭反贼的方向来处理。
“我觉得大家说的几个思路都不错,可以尝试兼而有之的规划。
“从我的随行军团中调派一万大明主力军,负责在在正面战场进攻击溃叛军主力。
“一万美利坚王国陆军、一万美利坚自由邦陆军、另外组织两万黑奴军协助作战,负责镇压和控制地方。
“如果交战后发现兵力不够,立刻通知后方再增兵。
“枢密使曹振东担任此次作战的总指挥,美国陆军军长李安邦担任副总指挥。
“北美中卫指挥使赵成栋指挥王国陆军,霍雷肖·盖茨指挥自由邦陆军,乔治·华盛顿指挥黑奴军。
“安排我的出巡护航舰队,以及美国海军舰队提供支持。
“控制关键的港口和城镇,封锁海上航运和补给。
朱简烜这边拿定主意了,就直接下达了一串命令。
现场的文武官员立刻起身领命
“臣等遵命。”
朱简烜最初提出的问题,是如何以最小的代价控制局势,现在准备先出兵五万。
对于大明人而言,这个规模不算特别小,但也绝对不算大。
对于美国而言也是轻轻松松的。
但这已经超过了其他欧洲国家在海外的动员能力极限了。
北美的几百万欧洲裔和大明裔人口的优势很大。
而且无论自由邦民兵还是王国屯田卫所民兵,都是一种特殊的动员制度。
如果不惜代价,现在北美能组织超过五十万民兵。
作战大方向确定下来了,会议进入了军事会议阶段,开始讨论具体的作战规划。
朱简烜特别提醒
“可以使用燃烧瓶和手榴弹,务必多杀伤摧毁叛军有生力量。
“不需要特别在乎岛上的种植园,将岛屿彻底摧毁到原始状态也没有问题。
一群武官各自心中有了理解,嘴上都是直接答应着。
作战规划的会议持续了三天,三天之后众将领就乘坐蒸汽船出发。
费淳也奉命去了新奥尔良,接见海地奴隶主代表德伊夫。
奥县县令陪同,欧房典吏夏尔·马丁负责翻译。
德伊夫在新奥尔良住了半个月,听到大明的大臣来接见自己,这些天积累的焦虑一扫而空。
看到发现马丁还要给自己当翻译之后,顿时就又感觉焦虑起来。
同时下意识的在心中发誓,以后自己一定要学会汉语,不能让马丁这种贱民夹在自己和大明的大臣中间。
费淳代表朱简烜,接受德伊夫的邀请,与德伊夫签署了一份合作协议。
大明和美国共同出兵,为海地平定黑人暴乱。
德伊夫等海地官民请求内附,成为美国的一个自治领,并保留奴隶制。
德伊夫想要成为自由邦,但费淳得到了朱简烜安排,不可能答应。
最终胳膊拧不过大腿,德伊夫不得不接受了自治领方案。
随后美国船队护送德伊夫的随从返回海地,报告他的谈判结果。
费淳留在新奥尔良,等待与朱简烜汇合离开。
曹振东为首的武官返回纽约,集结军队、船只、物资,准备征战海地岛。
有朱简烜亲自签署的命令,这些事务当然没有受到什么阻碍。
一万个奴隶兵稍微有点麻烦,但只要花钱买就不算问题。
大明咸宁四十六年二月一日,西历1792年2月22日,集结完毕的军队自纽约启航,前往海地岛。
七天后船队抵达海地岛,驶向海地首府太子港。
太子港作为海地的首府,本来是加勒比海最负盛名的地方,但现在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
大火,是最容易摧毁一切并留下自己痕迹的方法。
港口城市的居民已经死亡或者逃离,码头上倒是有一些人影在活动,似乎是负责防守和控制港口的叛乱黑奴。
但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显然并不怎么上心,在乱糟糟的码头和周围到处游荡。
海军战舰抵近射程以内的时候才被发现。
舰长也没有怎么犹豫,直接下令对着岸上的人群开火,将聚在一起的黑奴轰散。
后续运输船上的陆军直接发动登陆战。
战斗没有什么悬念,登陆军队很快就控制了码头,运输船搭载的更多士兵开始上岸。
来自自由邦的美国欧洲裔士兵和军官,看着眼前的满目疮痍都是有些惊诧。
当他们按照命令分成几队,查看和巡视周围地区的情况,来到了原来的城区边沿。
就在火灾后的废墟之中,发现了很多令人作呕的东西。
那似乎有人类的尸体,被穿在长杆上竖起来,又在大火之中烧焦,最后又被蛆虫和鸟类啃光了筋肉。
最后只剩下一串骨头卡在上面,还有很多零碎的骨头散落在周围。
负责搜索的士兵们来不及惊愕和咒骂,就听到远处就已经传来了人类的嚎叫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