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简烜答应了郑瑞安的请求,然后再次看向了桌子上的地图
“好了,闽国公选个地方吧。”
闽国公郑海康看了一眼非洲地图,心中着实不知道该怎么选。
现在非洲内陆的大部分地方,都还是纯粹的未知地区,相当于游戏中带着战争迷雾的状态。
大部分人只知道海岸线附近的情况,而海岸线附近似乎没有什么区别。
似乎只能选择看上去战略位置比较好的地方了。
但是这种地方,是否应该留给朝廷?自己去占下来是否合适?
郑海康犹豫不决的看向了儿子郑瑞安。
郑瑞安倒是比较简单的朝着朱简烜拱手
“郑家应该于何处建国,还请殿下安排。”
郑海康恍然大悟,既然没有什么好选的,那就让朱简烜给安排
“请殿下吩咐。”
朱简烜也不客气,伸手在非洲西部突出部的西南角圈了一下,把后世几内亚、利比里亚地区圈了出来
“这里……是非洲西部海岸线的一个关键拐角,也是距离美洲最近的地方,适合作为航线的中转站。
“与此同时,根据我了解到的情况,这里应该有一种新的金属矿,接下来几十年会有大用。
“这里的铁矿很多,而且颇为集中,同时靠近沿海地区。
“欧洲人可能也会在这些地方探索开拓,与当地的土著贸易往来,所以这里可以算是边疆。
“如果郑家去这个地方开拓建设,朝廷可以再给两个主力师的装备。”
朱简烜所说的新金属矿就是铝土,后世几内亚的那个巨型铝土矿储量,占全世界的五分之一还多。
铁矿在几内亚旁边的塞拉利昂,七万平方公里的面积,铁矿储量125亿吨,是美国的18倍。
主要是美国的铁矿储量,相对于他的体量而言实在是太低了,排到全世界的第19位,铁矿石的含铁量还极低。
郑瑞安父子一听就知道这是个好地方,位置本来就不错,还有现在和未来可用的矿产
“谢殿下恩典。”
朱简烜给郑家父子安排好了未来的去处,今天的召见也就结束了。
郑家父子颇为满意的告退离开,在鸿胪寺给他们安排的院子里住下,等待八月份开始的正式会议。
朱简烜开始自己规划其他藩镇未来的移藩目的地。
郑家有机会自己选,还有机会朱简烜给他们安排一个好地方。
其他的大部分藩镇就没有这种机会了。
不过淮南侯黄家主动参与北伐,朱简烜准备将其晋升为国公,再给一点额外的照顾。
把他分到了近支宗室封地的西南部,朱简烜前世的赞比亚地区。
赞比亚的有色金属矿产非常丰富,特别是铜矿非常储量非常丰富,占到了全世界的百分之六。
朱简烜在非洲地图上比比划划,把剩余的绝大部分空地都圈出来,把各个藩镇的形式写上去。
前世对朝廷比较忠诚的给印象中资源较多的地方,没印象的就给个普通地方,历史上风评不好的就给个更荒凉的地方。
现在非洲的东、北、南三面海岸线,除了极少数葡萄牙的旧殖民地,都已经在大明朝廷的控制之下。
西海岸和内陆大部分地方,除了少数英国、西班牙等国的殖民据点,都还处于蛮荒状态。
朱简烜准备通过这次的分封、移藩行动,安排大明藩镇君臣去控制和征服这些地方,将其纳入大明天朝体系之中。
这场行动也可以算是对非洲大陆的全面勘探和征服行动。
大明朝廷也会参与。
前世的尼日利亚地区,以及刚果盆地和刚果河流域,被朱简烜整体圈出来,由大明朝廷直接开发和控制。
尼日利亚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产油国,石油储量在前世所有国家中能排到第十一位,尼日利亚还是西非唯一的产煤国。
尼日利亚还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可见这块地不但有资源还能养人。
这种地方应该由朝廷直辖。
刚果盆地位于非洲大陆的中心位置,有仅次于南美洲亚美孙河的热带雨林。
刚果河是世界上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
年径流量一万三千亿立方米,比长江还要多三成,仅次于南美的亚马孙河,全世界所有河流中排第二。
因为刚果河干流主要位于热带雨林中,所以水量大而且全年分布非常均匀,没有明显的汛期和枯水期之分。
这片热带雨林还长在高原大陆上的盆地之中,河道中上游相对入海口地区有着巨大的落差。
巨大的流量和落差,让刚果河从高原上切出了极深的峡谷,成了全世界最深的河流,下游河道很多地方深度超过两百米。
这样的河流下游,非常适合建设超大型水电站。
不需要特别大容量的水库,不会淹没特别大的面积,中上游的雨林中基本没有居民需要迁徙。
前世的刚果河因为历史原因分属于两个国家。
而且两国的政治局势长期无法稳定,没有机会完成建设周期漫长的大型水电,没有开发这里全世界最丰富的水力资源。
大明未来有机会完全控制这里,开发水电资源供应非洲的用电需求,建设电解铝工业。
刚果河流域也适合由朝廷直接控制和开发。
欧洲与非洲在地理上的绝对距离非常近,在风帆时代的航线也绝对不算远。
欧洲人从两百年前开始,逐步探索和控制了大半个美洲大陆,但是却始终没有深入非洲内陆。
因为非洲土著比美洲要难啃的多。
非洲虽然原始,但毕竟是旧大陆。
虽然大部分地方堪称蛮荒,但是也有很多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土著国家。
非洲北部和东部的土著,长期与欧洲和亚洲的帝国打交道,知道欧洲人和亚洲人有什么能耐。
关键是,同为旧大陆,欧洲大陆的病毒和细菌,对非洲土著没有特别的杀伤力。
在工业革命之前,欧洲人的组织能力,相比非洲比较强大的土著国家,并没有数量级上的碾压。
此时双方的武器装备,也还没有形成一个以上的代差。
这个时代的欧洲君主,想要征服一个强大的非洲国家,难度与征服一个欧洲小国相差不大。
所以在当前这个时代,欧洲人通常用简单的手工艺品,交换非洲土著部落战争中抓捕的俘虏,送去北美卖给种植园主。
这个时代的欧洲人,面对其他地区的土著政权的时候,还有一些最基本的重视。
因为土著政权真的能让他们损失惨重,他们也没有能力全面征服海洋对面的国家。
直到工业革命的成果完全铺展开,后装线膛枪和线膛炮逐步普及,大规模的工厂和公司不断涌现。
欧洲国家的组织动员能力、军事装备水平、海上运输能力,都比非洲和亚洲的大部分土著超过了一个以上的数量级。
在十九世纪末,欧洲人开始全面征服和占领非洲,包括所有的内陆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