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章 最可靠的保证是价值(1 / 2)

大明不革命 王子虚 2204 字 4个月前

应天府城内各个行业的帮、会、行的首领们,在朝阳门城墙上聚在了一起。

力工老大说明了此前与吴王喊话谈判和交流的过程,并把吴王写给老皇帝的那封信给其他人看。

然后一群人就表情和反应各异的议论起来了。

“这信是一个月前写的?吴王这个国王……竟然主动建议给工人加工钱?”

“吴王殿下认为,朝廷应该是中立的?应该站在工人和东家的中间?不能偏袒任何一方?”

“那些东家、掌柜、大工们都说吴王是在世鲁班活圣人,我以前还觉得他们是吹牛皮,现在看来竟然是真的?”

“阿这……这都是真的?这吴王真的可以信任吗?”

“吴王应该确实愿意与我们谈判,如果吴王不愿意给我们这条生路,其实可以直接进攻的。”

“吴王的火箭炮威力非常厉害……”

“我们缴枪投降之后,吴王反悔了怎么办?”

“我们不可能就这么一直僵着,我们没办法一直坚持下去,我们又打不破紫禁城。”

“打不破紫禁城,所以皇帝还在啊……未来会不会给我们拉清单?”

“皇帝真的愿意赦免我们吗?赦免的圣旨会有用吗?”

众人确实心动了,但是仍然拿不定主意,他们也没办法完全相信吴王,只是现在他们也找不到别的出路。

纠结议论了许久之后,他们决定派人出去跟吴王直接谈谈,看吴王能给什么保证。

首先主动在墙头上喊话,与吴国参谋约定出城见面。

然后力工老大作为代表,又加上了一个染布工人的老大陪同,两个人一起从城墙上坐吊篮下到地面。

两人带着十二分的警惕慢慢离开城墙范围,小心翼翼的靠近吴国参谋喊话的盾牌堡垒。

路过此前被火箭弹和手榴弹轰炸的地面的时候,两人看了一眼当地留下的那几个大坑,都是忍不住倒抽凉气。

两人慢慢靠近吴国汉化参谋的队伍侧面,与吴国参谋和喊话的士兵保持十几米的距离交流

“这位大人,我们是城内工人的代表,我们希望能够直接见到吴王殿下,希望得到吴王殿下的直接保证……”

负责喊话的吴国参谋早就得到了朱简烜吩咐,直接答应了他们的要求

“大王也想见你们,你们跟我来吧。”

一行人顺着大路慢慢远离城墙,相互警戒着回到孝陵卫驻地。

在孝陵卫驻军衙门大堂门口,站岗的吴王护卫军官上前,检查了两个工人代表身上的东西。

让他们将身上的武器全都放在门外的台子上,然后放他们进去见大明吴王殿下。

朱简烜没有坐在主官的书案后面,也没有摆出审判这些工人的姿态。

而是站在书案前面,在大堂的中间靠后一点的位置。

朱简烜身边跟着秘书费淳,大堂的两侧侍立着几个吴国卫队士兵。

两个老大代表紧张兮兮的进门,就听跟在身边的参谋向他们介绍,站在大厅中间的少年就是吴王。

两个老大明显都是一愣,这少年身上确实穿着亲王团龙袍服,但却根本不像个官老爷。

但同时也不像任何他们见过的人,不像老板和掌柜以及账房先生,与那些说书的以及偶尔见到的读书人也完全不同。

这个吴王和那些读书人一样精神很好,但又带着读书人身上没有的奇特亲切感。

这些在工人帮、会、行中当代表和老大的人,虽然文化水平都非常有限,但也是底层工人中的精明之辈。

他们自己面对的人,对自己是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是能够感觉到的。

这个吴王看自己两个人,就像是在看他的亲戚朋友一样,完全不像是王公贵族接见草民的姿态。

这种状态让两个工人头目紧张而又好奇,两人有些拘谨了的拱手行礼

“参见吴王殿下。”

朱简烜站在大堂中间,打量着被参谋引进来的两个工人行会的头目。

两人的身形看上去都不算多么的壮实,应该像是前世见过的工地工人和搬家工人。

身上穿着粗布棉裤和棉袄,外面套着一件粗布的短衣。

头顶上都挽着发髻,团成团之后用一块布包着,防止头发散开碍事。

两个人的面膛都是黑里发红,一道道皱纹挤在一起,都是满脸风霜之色,看不出具体的年龄。

但看样子平时确实也是干活的工人,而不是街头巷尾厮混的地痞流氓。

朱简烜也向两人拱了拱手

“两位辛苦了。我们直接说正事吧,我让参谋喊的那些条件,还有我写给父皇的信,你们都知道了吧?

“两位和城里的大伙儿能接受那些条件吗?”

朱简烜这句辛苦了,让两个工人行会老大又是一愣。

一个皇子、亲王、国王,竟然颇为真诚的跟自己这种工人说这种话?

而不是上来就拍着惊堂木,凶神恶煞的要求自己赶紧投降。

力工老大先一步反应过来

“我们都知道了,感谢大王的善心,我们能接受那些条件,但是兄弟们担心未来,没办法放心。”

朱简烜知道,无论自己怎么做,对方都不可能完全放心,只能让他们尽可能放心

“我可以拟个说明文件,把我提的那些条件都写下来,签字用印给你们保存。

“我会请父皇陛下下达圣旨公告天下,圣旨也可以交给你们。

“今天是大年三十了,我希望能够和父皇、皇兄团圆,还请诸位尽快决定。

“我还可以下令,让守军放开对外城城墙和城门的封锁,让城内的工人丢下武器自行回家。

“各个行会的普通工人,朝廷的官员和士兵根本都不认识他们,今天离开现场之后就不知道谁是谁了。

“可以让工人慢慢走,后面的工人在城墙上继续监督,确认军队没有去抓捕工人们。

“至于你们这些首领,也可以混在普通工人之中离开,可以乘船移民去海外,也可以留在朝廷当个官。

“我准备建议父皇陛下设立一批民身官职,让各行各业的工人参与,监督各个工厂东家的作为。

“确定朝廷下达的指示和政策,能够在各个工厂中真正的落实,东家有没有想办法规避。

“就比如说即将实施的最低工钱表,就需要有工人检查东家们是否如数发了?

“还有那些东家、掌柜、管事、书生人,有没有暗中诋毁朝廷啊?”

两个工人行会头目,听着朱简烜前面的那些保证,对朱简烜这个吴王的信任度进一步增加了。

参与此次民变的普通工人,确实可以直接扔下武器分散离开,朝廷根本没有这方面的登记,不知道谁参与了这些天的民变。

但是各个行会的老大,现在事实上的暴动组织者,却肯定已经被官方的士兵和军官记住了,他们没办法直接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