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作为皇帝,虽然觉得局势急转直下的太快,但是相比普通百姓而言,还稍微有一点点缓冲时间的。
毕竟,这些一条条的噩耗,是前后分成了三天的时间,陆续送到乾隆面前的。
但顺天府城内的普通市民们,他们根本不知道前面的那些消息。
他们原本都正常的过着自己的日子呢,还好整以暇的分析讨论南明在黄淮地区要打多久。
结果一觉醒来,南明已经兵临城下了。
本来应该远在天边的兵祸直接到了自己眼前,这局势似乎马上就要改朝换代了一样。
所有人都没有任何一丁点的防备,直接都惊呆了。
自然也没有囤积任何的生活物资,城外出现明军的消息传开的同时,城内的米面价格立刻再次飙升。
街道上也没有人晃荡了,绝大部分人都缩到了家里,等待和观察局势的变化。
少部分人私下会面,互相交换消息,讨论眼前和未来局势。
大家都在猜测,突然出现的明军,到底正常打过来的,是统一天下的灭国战争,还是突然性的入侵袭击。
大清国现在是彻底的日薄西山了,还是只是意外被敌人偷袭了一波而已。
主要是南明军队来的太快了,没有隔一段时间一条消息持续散播出来,说明南明部队进军到什么地方了,完全没有酝酿情绪的时间。
所以很多人都和阿桂一样,猜测这很可能就是偷袭,很可能劫掠一波就会撤退了。
与此同时,城外的大明吴国北伐军,也在继续自己的作战任务。
一波一波的陆军陆续靠拢到顺天府城下,击溃了周围的守军之后,开始如秋风扫落叶一样,席卷周围的县城和乡镇。
顺天府城周围的县城和乡镇的官员和百姓们,比是顺天府城内的官员和百姓更早的认清了现实。
明军不只是单纯的占领县城和乡镇居民点,而是在完整的接管和控制地方。
最让投降或者被俘的地方官员感到惊愕的事情,是南明的小军官竟然都能写能算,普通士兵竟然都识字。
一个连一百个人识字的人数可能比整个县衙门都多。
一个连长带着自己的士兵,就能直接控制一个县城,还能保证县城基本事务正常运转,再加一个连就能控制周围乡镇了。
与此同时,汇聚在顺天府城下和周围的的士兵越来越多,朱简烜却始终没有下令攻城。
以至于随同朱简烜北伐的秘书和军官们都疑惑了。
段玉裁忍不住询问
“大王,我们的将士们已经控制了顺天府,为何不直接夺城?顺天府城防应该抵挡不住我们的火炮的。”
朱简烜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语重心长的反问
“段先生啊,你觉得顺天府城,与其他的普通县城、府城相比,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段玉裁理所当然的回答
“顺天府城是我大明北京,有我大明永乐至崇祯的宫禁内苑,现在也是清虏的京师。
“清虏入关之后,将内城百姓驱赶出来,将八旗将领和士兵迁入了内城。”
朱简烜在这个基础上解释说
“没错,顺天府城与其他城池的最大的区别,就是内城那几十万清虏的八旗子弟。
“他们不是我大明的普通百姓,他们与清虏朝廷荣辱一体,利益休戚相关。
“我们能迅速攻占普通城池,因为城内没有大量八旗子弟,最起码不会全都是八旗子弟。
“我们强行进攻顺天府城池,内城的几十万八旗子弟一定会拼死抵抗。
“我们当然能够取胜,但整个城市也会毁于一旦。
“所以我想要迫使乾隆主动开城投降,让他带着这些八旗子弟走出城外。
“我们完整的接管我们的旧都,而不是夺占一座废墟。”
段玉裁听完恍然大悟
“大王圣明,学生受教了。”
清朝能够长期维持统治,最关键的基础就是八旗这个军事贵族集团。
他们是身份明确的整个国家的主人。
虽然与现代公民不同,但他们的地位和心态,在某种程度上接近贵族公民。
现在还是乾隆末期,是持续打了一百多年仗的清国。
现在内城的八旗子弟战斗力,肯定比历史上的八国联军时期更强。
从此前与八旗作战的结果就能看出来。
绿营兵通常会在绝望时投降,但大部分八旗军官选择死战到底。
北伐军如果强行攻入顺天府城内部,这些八旗子弟肯定会给北伐军造成很大的损失。
最关键的问题是他们最后可能会放火烧城。
所以朱简烜也愿意跟乾隆谈谈。
当然,朱简烜不会给乾隆什么好条件,不可能允许他回到任何地方去称王称霸。
朱简烜能给他的条件只有不屠城,其他什么保证都不会有。
八旗子弟都是军事贵族,身体比一般老百姓要强得多,送去辽东挖煤应该是一把好手。
如果乾隆不投降,那就自己就围城,把八旗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