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三章 “皇帝密旨”(2 / 2)

大明不革命 王子虚 1642 字 4个月前

朱简烜拿着这封圣旨,带着自己的二十万大军北伐,若是遇到任何人阻碍自己的行动,可以直接抓住了当场枪毙。

朱简烜没想到自己老爹给了自己这么大的信任。

本来还准备在出兵的时候遮掩一下的,现在可以大张旗鼓的准备和行动了。

引诱反对北伐的藩镇出来捣乱,然后直接打死。

实际上,就算是他们不跳出来,自己也可以拿着这封圣旨主动出手,将所有藩镇和现有官僚全杀了都没问题。

只是暂时不需要做的那么绝,还是以优先北伐的正事为主。

先解决了北方的清国,再回过头来清理藩镇。

朱简烜仔细的考虑了之后,将圣旨小心的保存起来,然后把秘书府的段玉裁叫了过来。

让他去写一篇讨清虏檄文。

段玉裁听到命令,整个人都是一愣

“大……大王?臣刚才没听清楚,您要臣写的是讨清虏檄文?”

朱简烜非常认真的说

“是的,父皇陛下发了密旨,要求我在合适的时机,自行出兵北伐清虏。

“咸宁四十二年开春后,我将亲自率领吴国二十万将士出征。

“泛舟北上,北伐清虏,收复故都。

“所以情先生写一封讨伐清虏的檄文,送给本土的主要报纸编辑部刊登通告天下。”

段玉裁听着最后这些话,莫名其妙的眼睛有些发酸。

心中下意识的念叨,自己此前的判断果然没有错,民间的猜测也果然没有错。

自己的这个大王,如此的“穷兵黩武”,还专门到海外去练兵,不可能只是为了在海外攻城略地。

他的目标始终都是大明士人魂牵梦绕的中原

“臣遵旨,臣马上去写……臣请随大王北伐!”

朱简烜考虑了一下

“那就调段玉裁、费淳两位先生随军,协助军队主力光复区的民政,宋问道、姚鼐、沈初三位先生留守王都。”

段玉裁马上非常激动的答应着

“臣遵旨。”

段玉裁没有去问,北伐之后的土地如何处理,是直接给朝廷还是吴国管理。

北伐以后是否要削藩?吴国这个藩国如何安排?

朱简烜给段玉裁安排了活儿,下令召集王都所有师长以上军官,包括枢密府枢密使和参谋们都来承运殿开会。

朱简烜再次公开大张旗鼓的宣布,自己收到父皇的密旨,决定在明年出兵北伐。

现场的将军们立刻就激动起来了。

北伐中原,收复旧都,这是现在的将领们能想到的,自己有机会拿到的最大战功。

海外的那些战事相比中原根本不值一提。

而且将领们有了在海外作战的经验,有了最近全面列装的新步枪和火炮,与以往的旧装备对比之后都非常自信。

已经没有人将北方的敌人放在眼中了。

很多人觉得这场战斗估计会变成竞速赛。

看谁的部队行军速度最快,接管和光复的土地最多,最后能够得到的封赏也就越多。

在历史上留名的机会也越高。

有些将领在激动之余,和段玉裁一样想到了任务安排,于是就主动站出来大声报告

“臣请随大王北伐!”

有人带头,其他的将领也立刻反应过来了,马上齐刷刷的站出来喊话

“臣请随大王北伐。”

朱简烜看着他们的反应,顿时就有点无奈了。

但是看现在这个情况,估计是没有将军愿意留下的,他们全部都想跟着自己北伐。

如果产出强行下令,指派几个人留下,他们当然也不敢抗命,但心中肯定会有遗憾。

朱简烜想了想,看看有没人自愿留下的

“我准备率领十个主力师和十个仆从师,以及所有的海军主力师北伐中原。

“留下两个陆军主力师,带领护卫军团民兵镇守澳洲,诸位谁愿意留下来?”

所有的将领立刻都低下了头,刚才兴致昂扬生怕大王看不到,转眼就变成生怕大王看到了。

朱简烜看向了枢密府的几个枢密使。

已经当上枢密使的曹振东这时候提建议说

“大王,澳洲孤悬海外,四面环海,无有强敌,其实不需要专门安排主力军团镇守。

“臣以为可以参考美利坚王国的民兵制度。

“在主力军团北上后,轮流从各卫所民兵中三到五万人,轮流担任王都卫戍任务。”

朱简烜看现场的将领们,听到这个建议之后都来了精神,就决定从善如流了

“那就依曹将军之言,主力师全部北上,调民兵轮流布防。”

剧情应该转阶段了,有点不知道怎么写了,卡文卡的有点厉害。

rg。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