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日本的“明吹”(1 / 2)

大明不革命 王子虚 1831 字 6个月前

费淳和林建兴交代完了事情,又继续在长崎停留了五天。

护送两人前来的大明船队,也在港外逡巡了五天。

让长崎港内外各色人等都知道,大明的船队来过长崎了,跟幕府的长崎奉行讨论了很重要的事情。

土屋正延等两个长崎奉行接待了大明使者后,土屋正延自己就马上赶去了江户拜见将军。

在江户城伺候席等待,然后进入御座间的接见室,拜见现任将军德川家治。

呈上大明吴王朱简烜的信,然后亲自报告大明使者的情况。

长崎奉行本来就有收集情报的职能,神洲中原地区的情报被称为“唐风说书”。

大明吴王书信上的内容,就是使者要求的更文雅正式的说法。

德川家治大致看了信件上的内容,又听完土屋正延转述大明使者的话,整个人都懵了

“什么?大明要带六十艘一千吨以上的大船来江户?来救济我们日本的百姓?这是真的救济吗?”

土屋正延立刻解释了自己猜测的大明可能的目的

“是的,不过以属下之见,明人意在迫使日本开国,对明人完全放开限制,并允许日本武士出国为大明吴王效力。

“明朝自崇祯闯-清之乱南迁后,就开始放任商贾工匠之流入朝,如今皇帝更是被工商之人裹挟。

“若放任明人自由往来,必然导致日本国内商贾横行,民间也会纷乱不安的。

“但大明战船庞大无比,每船载有大炮数十门甚至上百门。

“大明的战舰数量也是异常众多,其中更有蒸火轮船之类,无风自行,纵横海上,概莫能当……”

德川家治也明白这些情况,所以听着报告就愁容满面了

“这可如何是好啊……”

德川家治自己想不到什么应对办法,就让人去请幕府老中田沼意次过来。

幕府老中的地位类似于大明的内阁大学士。

田沼意次是德川家治最信任的老中,地位有点像是大明朝廷的首辅。

田沼意次接见室后,将军德川家治让土屋正延再次介绍情况,然后亲自询问田沼意次的意见。

田沼意次听完竟然颇为欣喜的说

“将军,这是好事啊。”

德川家治和土屋正延顿时就愣住了

“好事?这竟然是好事?”

“难道我们能够以此为借口,再向清国索要支持吗?”

田沼意次马上兴致勃勃的介绍说

“以在下之见,大明现在正在复兴,或者说已经复兴了。

“长崎奉行之前已经过报告过,大明船队前几年远征北美和欧洲,打了一场大胜仗。

“两年前在应天府签订了和约,英夷在海外拓殖之地被大明一扫而空。

“大明因此在海外拓地数万里,还在欧洲诸国得了数个藩国,荷兰人已经奉大明吴王为国王。

“清夷为了不与大明冲突,已经默认以大明藩属身份,与大明共同签约。

“但是这已经没有意义了,大明海陆两师在北美试了兵锋,清夷被灭已经指日可待了。

“好结果是彻底称臣朝贡,并被赶到东北甚至美洲,坏结果是尽数诛灭。

“大明现在来拉拢日本,应该正是为了剪灭清夷做准备。

“清国应该不敢再支持日本与大明为敌了。”

德川家治还是无法理解

“老中以为……大明现在做的事情,是在拉拢日本吗?

“日本若是放任大明商人横行,显然不利于日本列岛的稳定啊。

“而且,明朝就算是复兴了,对日本也未必是好事啊?”

田沼意次本身特别关心海外事务,是日本重视工商业的激进派代表。

现在神洲工商业最发达的地方就是大明,田沼意次深入了解大明的同时也变成了“明吹”。

对于如何处理日本和大明的关系,田沼意次也早就有自己的思考和规划。

现在听到将军的问题,就直接把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

“大明之所以能复兴,就是因为崇祯皇帝改变了以往的重农抑商的策略,开始重视和鼓励工商业的发展。

“大明的工匠和商人,为皇帝制造了新的武器和战船,为皇帝提供了充沛的税金。

“自崇祯中后期以来,大明皇帝就再也没有缺过金钱。

“大明天朝能扭转天倾之势再起,就是仰赖以往华夏皇帝所不齿的工商贱役。

“日本想要解决国内纷杂乱象,就应该学习大明。

“允许大明的工匠和商人来日,更方便日本快速和直接的学习。

“至于大明复兴是好事还是坏事,应该从两个方面看待。

“若日本将大明视为敌国,那大明的复兴当然是坏事,现在的日本根本无法与对抗。

“丰臣秀吉携扫平战国之威,在朝鲜对战大明之偏师,结果还是一败涂地,承平一百多年的日本更加不是对手。

“万历时的大明并不重视水师,日本国才能在战后继续偏安于海外。

“现在的大明水师纵横四海,能够远征数万里之外的欧美,近在咫尺的日本显然无法抵抗。

“但是日本若将大明视为天朝父兄,那大明的复兴当然就是天大的好事了。

“自洪武至崇祯,朝鲜以父兄事大明,大明也以子弟待朝鲜。

“大明皇帝不但从不强行干涉朝鲜内务,朝鲜遇到危险的时候却会直接出兵,保护了朝鲜王国的存续。

“当时丰臣秀吉入朝鲜之时,大明本来在应对麓川战事,却仍然调兵遣将相救朝鲜。

“退一万步讲,就算是只考虑眼前,大明的要求对我们也是好事。

“如今日本灾荒四起,若不能妥善处理灾民,灾民就可能会变成乱民,后患无穷。

“借助大明的水师,将这些乱民转移出去,日本才能转危为安。”

德川家治听完沉默不语,脑子里面正在疯狂的转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