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执政和议员们都有点绝望。
现在无论是英国单独动手,还是大明单独动手,荷兰都遭不住。
两国一起动手就更不用说了。
但是他们已经独立当首脑这么多年了,平白无故的直接投降当别人的附庸,那同样是不可能的选择。
而且,荷兰执政威廉五世为首的荷兰高层,对荷兰民间的舆论倾向也有基本的了解。
现在有太多年轻人受启蒙思想的影响,热衷于支持自由和独立了。
前几年荷兰民间就到处都是支持美国独立的声音。
现在美国倒是成功独立了,自己本国却转脸当了附庸国,怕不是会直接引发革命啊。
于是威廉五世也把这个情况向刘权之做了解释
“……所以大臣阁下,荷兰百姓应该不会允许我们成为别国的附庸。
“不是我们完全接受不了,而是没办法说服全体荷兰国民。”
刘权之想了想提议说
“那还有另一个方案,你们邀请一位大明皇子来当荷兰国王。
“你们现在的世袭执政当世袭首相,世袭议员们继续当贵族议会的议员。
“荷兰国家名义上继续独立存在,但是对大明完全开放就是了。”
威廉五世等人听着这个方案似乎具有可行性。
但这相当于凭空请个老大回来,同时变成大明的傀儡国和事实上的殖民地。
这当然很难接受,如果可以的话,他们也不想接受。
所以威廉五世还是叹息说
“这……我们需要认真讨论,也需要考虑百姓和商人的意见,多半也很难实施。
“而且,荷兰的位置非常敏感,若是荷兰直接倒向大明,必然引发神罗诸邦的反对和对抗。
“哈布斯堡、普鲁士、汉诺威等神罗南北方的邦国,以及英国都应该无法接受。”
刘权之也了解这个情况,不过却并不是非常的在意,而是继续用手头的信息恐吓荷兰人
“我刚在巴黎见过了哈布斯堡的约瑟夫陛下。
“约瑟夫陛下邀请大明,协助他排除普鲁士等邦国对他的干涉。
“让他完成与普法尔茨侯爵之间的领地交换,用哈布斯堡的南尼德兰交换巴伐利亚。
“大明将获得普法尔茨-尼德兰共主联邦的宗主权。
“基于这样的合作意向,约瑟夫陛下没办法反对荷兰也成为大明的附庸。
“约瑟夫陛下现在专注于整合哈布斯堡比较集中的领土,对于西北部的尼德兰地区已经不怎么在意了。
“大明要排除普鲁士对这份交易的干涉,正好顺带着也帮你们处理掉普鲁士的干涉。
“至于英国,现在极端孤立的他们,只要大明愿意与他们结盟,就能换取他们不干涉你们。
“所以你们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不需要担心外部的力量影响。”
刘权之说的是帮荷兰排除外部干涉。
实际上让荷兰统治者们知道的事情,是“近期没有人能够帮助你们对抗大明”。
说他们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不用担心外部的影响,其实是“现在没有人能救你们”。
威廉五世为首的一群荷兰高层,基本上都听明白了刘权之的意思。
所以现在的表情都比哭还难看。
现在他们都有点理解一年前英国的外交处境了。
但是,正所谓不见棺材不掉泪。
没有真的战场上碰过,他们也没办法直接认怂的。
不是说真的有胆子跟大明对抗,而是要用战场上的失败让内部形成共识。
要让民间的强硬派知道他们尽力了。
因为这种心态,荷兰的统治者们也不敢对刘权之放狠话。
威廉五世继续说
“我们……会认真考虑大明的提议。”
刘权之继续提醒
“如果你们真的认真考虑的话,最好是安排一个有足够分量的代表,去北美与我们的吴王殿下讨论。
“大明皇帝陛下已经授权吴王殿下,全权处理大明在北美和海外的一应事务,殿下有非常高的决定权。”
荷兰高层没办法对抗,只能唯唯诺诺的答应着,然后好好的伺候着。
刘权之在荷兰停留了五天,完成了一些小规模的交易。
刘权之依次访问法国和荷兰的时候,大明的主力舰队已经分散开来了。
分舰队护送着几批商船,分别去葡萄牙、西班牙、英国、荷兰、德意志等地区,与当地的商人交易。
销售丝绸、瓷器等大明传统特产,收购当地的珠宝、工艺品等有机会在大明销售的商品。
然后所有战舰和商船在西班牙南部汇合,穿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
与奥斯曼、威尼斯、西西里、哈布斯堡等国家和地区交易。
此时的北非,名义上属于奥斯曼统治,但实际上都是高度独立的地方。
实际上的领主就是地中海肆虐的巴巴里海盗。
除了西班牙、英国、法国的大型商船,都有可能在这里被他们抢劫。
而且奥斯曼此时仍然是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欧洲小国商人都是敢怒不敢言,只能按要求交保护费来避免被劫持。
这又是欧洲普通商人贸易中难以规避的成本。
至于大明的商船,以前也没有大规模进入过地中海,巴巴里海盗也没怎么见过大明的旗帜。
但是,现在大明的商船来,巴巴里海盗却全都没有去碰这些船。
因为大明的船队规模实在太大了。
至少两百多艘大型战舰,还有两百多艘武装商船,海盗看见了都得赶紧跑。
不然就不一定谁才是海盗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明船队却主动去找了巴巴里海盗在北非的据点。
到突尼斯、的黎波里等地找海盗直接交易。
还是销售大明来的丝绸、瓷器等特产,购入奥斯曼地区的特产白奴胡姬。
奥斯曼长期从黑海地区、巴尔干地区、地中海上持续掠夺欧洲人当奴隶,自己使用或者直接贩卖。
海上没有交保护费,被打劫商船的乘客,若是没有人来赎回,也都会变成奴隶,
他们还大量蓄养奴隶繁衍后代,也都可以持续向外贩卖。
大明本土和殖民地,都有部分服务行业,对白奴胡姬有一定的需求,值得专门买了带回去。
北非和奥斯曼的各个沿海城市,就是大明商队此行的最后一站了。
这笔买卖做完就直接启程回家了。
刘权之为首的鸿胪寺使团,在荷兰与大明的主力船队道别,继续访问其他北欧国家。
第一站是丹麦。
此时的丹麦还稍微有点势力,仍然统治着挪威地区,拥有冰岛和格陵兰的所有权。
在海外也有一些小规模的殖民地。
按照朱简烜的判断,丹麦本土面积狭小,挪威在欧洲又太偏僻,不太可能与大明交易。
但大明的正式使团既然来了欧洲,那就去打个招呼吧。
刘权之率领一支小规模的舰队,依次访问了北欧的丹麦、瑞典、普鲁士、俄国。
这些国家不太可能做交易,波罗的海内部的航线太麻烦了。
刘权之就是他们的王室打招呼问候,顺便告诉他们若是想要参与领土交易,就安排使臣去北美找大明吴王。
离开俄国之后,刘权之的船队调过头来,在返航的路上依次访问英国、葡萄牙、西班牙三国,也是跟他们的君主打个招呼。
英国和西班牙不用专门讨论交易的事情,他们都已经安排了专门的使团去北美。
葡萄牙在欧洲也没有什么可以交易的。
刘权之离开西班牙后,所在的船队也正式启程返回北美了。
刘权之要先向朱简烜汇报自己的工作,而后才能决定是否返回大明本土。
…………
英国王子兼汉诺威总督弗雷德里克、英国内务大臣谢尔本伯爵、汉诺威事务大臣阿尔文斯莱本。
三人为首的英国北美使团所在的船队,出英吉利海峡后顺加纳利寒流向西南航行。
在大西洋中逐步转入北赤道暖流,然后朝着西北方向航行穿过大西洋,抵达中美洲的加勒比海地区。
在加勒比海与大明水师接触,表达了谈判的来意后,在大明海军船队的引领下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