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乾纲独断(1 / 2)

笙书传 山里听雨 1075 字 7天前

哈哈哈,都说澄如在朝中势大,但咱觉得还是未必,方向学如此知兵,并且自告奋勇要重回边关,虽然很多人都表示首肯,可葛雄飞和高成不是站出来反对了吗?

咱以为,那葛老夫子是书呆子一枚,他出来推荐咱是就事论事。而那高成这么说可能就不一定了。上回他们这些过气皇亲要求扩建府邸,咱听丹宇说明明是澄如管着户部工部,可当皇帝老儿问他的时候,他却偏偏支吾其词,最后还是丹宇出来想办法解决。高成今天这么抬举咱,一来可能是丹宇的原因,对咱爱屋及乌,二来,他也是对澄如心中有怨气,故意插了一杠子。现在,咱就要看看澄如这家伙还有什么说法了。

果然,澄如见有人反对方向学领军出征,心中也急了。

昨晚,他连夜召集恕王党的众人商议,分析了景德帝接到丹宇阵亡的噩耗后的态度,并且还要通过朝议选帅,大家认为景德帝与蛮夷决战态度坚决。既然无法阻止景德帝的决定,那只能退而求其次,要牢牢把住边关的兵权。所以,澄如同他的几位死党几经商议之后,一致同意推举方向学领兵出征。

澄如心中暗骂葛雄飞和高成,但表面仍然说:

“父皇,笙书大司马领军才华,儿臣也是甚为欣赏,葛大人与辅国将军的举荐也是出于公心,他们都要为国举贤,儿臣深感钦服。本来,让笙书大司马接替丹宇侄儿的帅位是最好的选择。

“不过,有一事不得不提,就是笙书大司马的母亲大人刚刚病故,他正身披重孝,咱们大梁国一向提倡孝道治国,按照规制,他必须在家守孝三年才是。故此,儿臣以为,咱们只能对笙书大司马忍痛割爱,让他在家中尽孝,望父皇三思。”

景德帝未置可否,似乎在犹豫,葛雄飞抢先说:

“陛下,恕亲王殿下的话虽然不错,但自古忠孝难两全,眼下,咱们大梁国与那柔然蛮夷的决战正在关键之时,如果让笙书大司马这等贤才在家丁忧三年,岂不是黄钟毁弃,埋没人才?故此,老臣以为,只要陛下下旨夺情,就可解决笙书大司马忠孝两全的难题,而且此等做法,古来有之,望陛下明察。”

澄如心中清楚,与那书呆子葛雄飞引经据典争辩,他自知不是对手,最后只好祭出了杀手锏:家族血统论。他说:

“父皇,前两回征讨大元帅都是由皇族的王爷担任,而笙书大司马,并非皇族,而且从他的作战经历来看,他也只有短短一年多时间,根本比不上方大人曾在边关坐镇十余年,只怕他担任大元帅一时难孚众望。

“故此,儿臣以为,笙书大司马实非接替征讨大元帅的合适人选。如果父皇觉得他才堪大用,莫不如让他继续担任行军大司马,而大元帅一职可由弟弟澄欢再次领衔,笙书大司马在旁襄助,父皇以为如何?”

一直站在人群中的澄欢一听此话,不禁猛地一惊。他在宗人府关了一年多时间,身上的傲气渐渐磨平,为人也谦逊了许多。前些日子,是与他一向交好的英郡王澄阳,看他关在宗人府可怜,瞅机会央请母亲茹妃向景德帝吹枕头风,这样他才离开了宗人府,今天,以奉国将军的身份参加了朝会。

他不知道澄如突然点到自己是什么意思,但是如果能让他重新领兵,在魏笙书的襄助下击破蛮夷,让他一雪前耻,正是他求之不得的好事。于是,他赶紧出列跪倒在景德帝跟前,说:

“父皇,上回儿臣一时疏忽,误中蛮夷奸计,致使我军损失惨重,儿臣心中一直万分愧疚。现在蛮夷又使诈害得丹宇侄儿捐躯,此等血仇不报,儿臣心中难以平服。故此,儿臣斗胆再向父皇请缨,重披战袍,誓破蛮夷,望父皇恩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