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你赢了(1 / 2)

李翰祥的车是秘密到达燕影厂的,除了汪厂长和韩平等有限几个人,一切都还在保密中。

会客室门口,两人先见到了合拍片公司的人。

汪厂长不认识李翰祥,却认识合拍片公司的人,“滕制片,竟然劳动你亲自带人来?”

藤制片是个中年男子,个头不算太高,皮肤微黑,说话倒是一口地道的京腔,“事关重大,又是去接李导,还要保密,我自然是义不容辞。”

这位滕制片本名滕洪升,是国内有名的制片人。

“李导已经在里面等着二位,那咱们就进去吧。”

滕洪升打开房门,韩平和汪厂长一前一后走了进去。

韩平一眼就看到已经站起身的李翰祥,李导五十余岁,长的高大威猛,初见之下,便令人印象深刻。

“汪厂长,韩导,我给二位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来自香江的李翰祥,李导。”合拍片公司的中年男子在汪厂长和韩平进来后,便为两人介绍起李翰祥,“李导是香江有名的爱国的导演……”

在他的介绍下,韩平结合前世记忆,对李翰祥有了个模糊映象。

这位李导外号“李黑”,眼睛小小,时常被人认为没睁眼,其实他该看见的都看见了,不该看见的也一个不落。他博览群书,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对清史如数家珍,以擅长拍风月片、历史片闻名。

从导至今,参与创作数十部电影,作品多次获得亚太影展、金马奖等奖项。代表作品有《西施》《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接着,滕洪升又介绍起韩平和汪厂长,“李导,这位是燕影厂的汪厂长……”

李翰祥礼貌点点头,直到介绍起韩平时,才认真起来,“这位就是内地最年轻导演,韩平韩导演,韩导能编能导,想来您已经知道。”

李翰祥闻言,热情地向韩平伸出双手,满脸笑容“百闻不如一见,韩导年轻有为,真是羡煞旁人啊!”

他也不是在吹捧韩平,而是真这么认为的。

李翰祥执导第一部电影时,已是而立之年,而韩平呢,才二十岁。更让人羡慕的是,韩平执导的电影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大佛》就不多说,一部《少林寺》在香江狂揽两千多万票房,版权更是卖到全世界,除了差奖项上的荣誉,这个年轻人已经超过大多数老一辈导演。

更别说对方还有不错的编剧能力,也让他高看一眼。

韩平笑着恭维一句,“李导你好,你执导的《江山美人》和《梁山伯与祝英台》可是我学习的对象呢。”

李翰祥眉毛一挑,心情大好,这两部电影是他早年的得意之作,是叫好又叫座的那种,也由此他在香江才闯出偌大的名头来。

在一旁关注的滕洪升松了一口气,他一直担心韩平年少气盛,最近又大红大紫,不愿意给李翰祥这个老一辈导演面子。现在看来,是他想多了。

双方落座后,滕洪升说起现在的情况。

“李导的这个项目是文化部牵头的,之前也是由长春厂负责资金和人员支持,只是后来长春厂资金出现问题,项目停摆,随后才有我们合拍片公司协助推进。”

说到这儿,李翰祥接过话头,“目前资金问题不用担心,我已经找到出资人,愿意投资影片的拍摄。现在的问题是剧本,由于之前项目停摆,剧本无人过问只能作废,偶然的机会,内地的友人为我提供了韩导写的剧本。

韩导的剧本我仔细阅读过,剧本中采取双线结构,既讲述了英法联军的侵略行径,又详细描绘了慈禧的发迹故事,使故事更加饱满和富有层次。其中细节考据严谨、人物鲜明,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优秀剧本!”

“韩导,我是想买下你的剧本,由我亲自执导,不知你意下如何?”

李翰祥眼神热切地盯着韩平,有关慈禧的故事已经成了他的心魔,他经过两年前那次大手术后,也不知道自己还有多久好活,迫切地希望能在生命之火熄灭前,在燕京拍摄这部历史大片。

韩平沉吟不语,他这一沉默,急得李翰祥手心里都是汗,他顾不得导演的矜持,连忙问“韩导是不是有什么顾虑?有顾虑你尽管直说!”

他在澳门的时候得到提点,一点都不会把韩平当小辈看待,反而会给予应有的尊敬。

韩平想了想,说“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编剧的片酬怎么算的?”

李翰祥闻言,松了口气,他还以为韩平会提出什么苛刻的要求,原来是钱的问题啊。

他哈哈大笑道“韩导,钱不是问题。”

说完,他又看向滕洪升,内地这边编剧片酬多少,他还真没了解过。

滕洪升点点头,笑着说“韩导,剧本稿酬就按照咱们内地的规定来,不会亏待你的。”

韩平摇摇头“李导,香江编剧卖一部剧本拿多少钱?”

如果按照国内的稿费来算,千字十块,万字也才一百块,他几百块卖掉三部戏的剧本岂不是是血亏?

傻子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