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44章 志同道合(1 / 2)

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身边,那感觉就像是在黑灯瞎火里摸爬滚打了老长时间,突然就撞进了一个到处亮堂堂、暖烘烘的地儿。

此的灵魂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着,相互靠近、相互契合,每一个眼神交汇都能传递出深深的理解与认同,每次凑一块儿聊聊想法,都跟放鞭炮似的,噼里啪啦,那种感觉,一个接一个的好点子就冒出来了,就像大冷天里围着个大火炉,又暖和又踏实,浑身都是劲儿。

苏婉清此时便深切地体会着这种美好。

第二日,沈璃和林妙就积极地行动起来,将自家珍藏的几块地契仔细搜罗整理好,而后兴高采烈地跑到惠和郡主那里。

将地契一一摊开,相互讨论着哪一块地的位置更优越,哪一处的环境更适宜建造她们梦想中的女子学院。

惠和郡主并非是爱摆谱之人,她与林妙一见如故,两人皆是性格直爽、热情大方的性子,很快就熟稔起来。

苏婉清匆匆赶到的时候,屋内已是热闹非凡,三人正为女子学院选址之事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

一见苏婉清来了,惠和郡主像看到救星一般,连忙伸手拉过她,急切地说道:“阿清,你可算来了!你来说说,是不是城郊外那处‘翠羽坡’更好些?那地方宽敞得很,空气又清新,用来建学院再合适不过了。”

林妙却在一旁连连摇头,反驳道:“‘翠羽坡’虽大,可实在太远了,姑娘们每日上下学得多折腾啊。我觉得不如选在城中‘锦华坊’附近那块地,离闹市近,买东西方便,而且周围人家多,也安全些。”

苏婉清听闻她们的话,轻轻拿起桌上的两张地契,目光在上面的地址信息游走一番后,看向一旁的沈璃,问道:“沈姑娘是怎么想的?”

沈璃无奈地揉了揉眉心,苦笑着说:“她俩说得都有道理,我这一时半会儿也实在拿不定主意,这才盼着你赶紧来拿个主意呢。”

苏婉清微微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咱们先别光想着地址怎么选,咱们得先琢磨琢磨其他的事儿,比如说咱们办女学,怎么才能吸引旁人把孩子送来读书呢?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个?”

惠和郡主满不在乎地摆了摆手,说道:“这个我们已经想好了。前几年咱们不收学杂费,还管她们三餐。这样一来,那些家里穷苦的人家肯定愿意把孩子送过来。”

苏婉清轻轻摇了摇头,解释道:“郡主有所不知,若是家中贫寒,孩子六七岁时就能帮着家里做不少事了,像拾柴、挑水、喂鸡之类的简单活计,到了十岁左右,那可都算是家里的半个劳动力了。若是咱们仅以免费和包吃食为条件,最多那些人只愿意让孩子读到十岁,就会把她们领回去。如此一来,这些孩子也只是学了些皮毛,对她们日后的生活并不能有太大的助益。”

惠和郡主、沈璃和林妙三人听了她的话,面色都有些凝重。

惠和郡主不禁疑惑道:“可是,我们连学杂费都不收,还免费管饭,他们都不愿意来,那可如何是好?”

没一会儿,沈璃眼睛一亮,说道:“嗯...啊,我们能不能这样,若是十岁之后学得好,我们每年还给她们发放银子,一直到15岁,如此一来,孩子在这儿能挣的钱比在家还多,这样不就有吸引力了吗?”

苏婉清一听,脑子里顿时冒出“奖学金”这三个字,她微笑着冲着沈璃点头示意她继续说。

沈璃受到鼓舞,接着说道:“我们可以设定不同的标准,比如每月一次小考,考得好的就有额外奖励,像是精美的文具或者书籍。每季度一次大考,成绩优异者不仅有银子,还能得到珍贵的布料做衣裳。这样既能激励她们努力学习,又能让她们有所收获。”

惠和郡主一拍桌子,兴奋地说:“对,咱们就这么办!”

苏婉清也夸赞道:“沈姑娘这办法想得真是妙。”

沈璃听了,脸上有了些信心,可随即又微微蹙眉道:“只是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惠和郡主不太明白,问道:“这怎么就不是长久之计了?只要这些人能够读好书,旁人看着也会好好读书,生源不就有了吗?”

苏婉清解释道:“沈姑娘的意思是,若一直如此,整个书院都要靠我们不断资助,长此以往,资金难以支撑,无法形成良性循环。

一些有名的书院,多是靠学田的产出、乡绅的捐赠以及学子的束脩来维持运转。学田由书院出租,收取租金,乡绅们敬重书院的育人之功,自愿捐赠钱财或田产,而学子们到了一定阶段,家境稍好的便会缴纳束脩,以支持书院的各项开销,如此才能让书院长久地办下去。”

惠和郡主急切地对苏婉清说道:“阿清,你既然已经指出了这一点,肯定已经想出办法了。你就别卖关子了,直接告诉我们该怎么做吧!难道是像你之前说的,去买些学田出租?”

苏婉清轻轻一笑,让人拿来纸笔,一边写一边说道:

“其实昨晚我想了一整晚,构思了一个从小学到更高层级学习的计划,我想创建的是一所女子学院。

首先,我们可以招收六到八岁的孩子,就如惠和郡主刚刚所言,免学杂费,每日提供免费餐食,甚至只要来就读,年底还会赠送布匹。

在最初的两年里,教她们读书识字,这期间呢,就按照沈姑娘刚刚所说,设立不同的标准给予奖励。

等两年期满,考试结束后,便把她们输送到不同的专班。

比如,我们可以设立一个女子医学班,邀请一些妇科圣手以及精通各类病症治疗的大夫来授课,让她们学习医术药理,日后既能治病救人,又能为女子健康谋福祉。

还可以组建一个刺绣精研班,找来刺绣大师,传授各种针法技巧,从普通刺绣到宫廷绣法,让她们的绣品能够精美绝伦,成为传世之作。

再有就是花艺设计班,聘请擅长花艺的行家,教导她们如何搭配花卉,设计新颖独特的花样子,这样她们以后便能凭借自己的创意,在花艺领域独树一帜。

甚至还能设立一个诗词文赋班,让喜爱的女子能够深入学习诗词创作、文章撰写,提升素养。”

苏婉清滔滔不绝地讲着,惠和郡主、沈璃和林妙三人听得越听越入迷,眼睛里闪烁着兴奋与期待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这所女子学院未来的繁荣景象,学生们在各个专班中努力学习、茁壮成长的画面。

林妙眼睛发亮,由衷赞叹道:“县主这个方法实在是妙!如此一来,每个人不仅能读书识字,日后还能精通一门技艺。等她们长大成人,咱们书院的名声必然远扬,到时前来求学之人定会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