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无人知我”
观众们静静地站在台下,眼睛紧紧地盯着舞台上一身戏服的林相欢。
当观众们看清歌词后,那一句句饱画面感的词,如同一根根细微的针刺,不断轻扎着他们的心脏。
所有人都觉得心尖一酸,莫名的红了眼眶。
随着对歌词理解的加深,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从心底涌起。
皮肤上开始泛起鸡皮疙瘩,像是有一股微弱的电流在身体表面轻轻划过。
他们能清晰地感觉到那种麻意从头皮开始,沿着脊椎一路向下,蔓延到四肢的每一个角落。
这种麻意混合着内心深处的酸楚,让他们整个人都陷入了一种深深的触动中。
好似看见了在那烽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时代下。
天空似乎也被染上了一层厚重的铅灰色。
士兵们英勇地奔赴前线,义无反顾地抛头颅、洒热血。
就在这样动荡不安的背景下,有一个一袭戏服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
他并非战场上的将军或勇猛的战士,只是一个身份低微,甚至是卑贱的戏子。
他的存在,就像是汹涌海浪中的一叶扁舟,既不起眼又脆弱不堪。
有人嘲讽戏子“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可谁人又知道,他的心怀中也燃烧着一股炽热的爱国之情。
他没有盔甲加身,也没有利剑在手,可是他有满腔的热血和一颗为国捐躯的心。
与此同时,大屏幕上也放出了提前准备好的视频。
视频里,侵略者要求当地的戏院为他们单独演出,以此来展示他们的征服和控制。
在演出当晚,一身戏服的角儿利用舞台的布景和道具,精心策划了一场大胆的行动。
他按照侵略者的要求进行演出,迷惑侵略者,让他们放松了警惕。
随后随着剧情的发展,他突然大喊一声“点火!”
整个戏院点燃,熊熊大火瞬间吞噬了整个剧院。
他静静的站在台上继续唱着自己的戏,任由大火燃烧。
“台下人走过 不见旧颜色
台上人唱着 心碎离别歌
情字难落墨
她唱须以血来和
戏幕起 戏幕落 谁是客”
林相欢的京腔一起,台下观众浑身一抖。
那戏腔如泣如诉,好似真的看到了有人在台上唱戏,但揉揉眼睛,定睛看去,台上明明就还是一身戏服的林相欢。
此刻,台下的观众已经分不清究竟是林相欢在唱,还是视频里的那人在唱,又或者是千千万万个位卑怎敢忘忧国、用自己的鲜血唱出锦绣河山的人在唱。
台下观众匆匆忙忙地从戏台前经过,他们的身影在灯光的映照下,显得有些模糊,仿佛是被岁月冲刷过的旧照片,失去了往日的色彩。
唱戏人,却依然站在台上,凝视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
只感叹,过往的美好已经渐渐消失,过去的光辉不再重现。
时间无情,人生无常,生活中许多美好的事物都会随风而去,不断更新换代,平白让人感到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惋惜。
随着最后一幕戏落幕,唱戏人的歌声也渐渐停歇。
他站在那里,凝视着空旷的舞台。
戏幕起时,他是那个引领观众进入戏剧世界的人;戏幕落时,他却成了那个独自面对空寂的人。
他既是这场戏的演绎者,也是这场戏的过客。
而那些台下的观众,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啊
浓情悔认真
回头皆幻景
对面是何人”
一段纯正的昆曲《桃花扇》念白响起,恰是与这首歌的情感相配,更是整首歌的点睛之笔。
回首过去,曾经那些时刻变得如梦似幻。
过去事情瞬间变成了遥远的梦境。
真真是世事无常,人生如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