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新的合成(2 / 2)

“以前咱们光弄电影剧本,以后各个栏目都得开花。”

编辑们七嘴八舌,一块儿畅想着《电影创作》的美好未来。

对江弦的到来更是充满感激,可以说是他以一己之力改变了整本刊物现状。

江弦坐在办公桌前,拆了会儿信,能邮来北影厂这个地址的,基本上都是他熟悉的人。

看到其中一封,他眼睛一亮,署名正是张乐平老先生,信里对他写的那个《三毛从军记》的剧本一通夸奖,特别满意。

江弦先是高兴一会儿,又叹了口气。

“可惜拍不了。”

《三毛从军记》这电影是不错,鲜有人知,它在当年是“叫好不叫座”那种,导演张建亚玩的后现代主义太新颖,虽然拿了很多奖,但观众接受不了,所以当年票房挺惨淡的,后来放六公主那儿,天天播,越播越火。

江弦打算先把这剧本发在《电影创作》上,把这萝卜坑先占上,有机会再拍,要拍那就是奔着金鸡奖和情怀去的了。

“江副主编,有人找。”

江弦抬眼望去,瞅见个年轻的陌生女同志,“您是?”

“您就是江弦同志吧?”她递出手来,“您好,我是《儿童》的编辑,我叫徐德霞。”

“噢噢,徳霞同志。”

“我来给您送一趟稿子。”徐德霞从包里拿出《草房子》的手稿。

江弦叮嘱过要退还原稿,所以他们杂志社只留了誊抄稿。

“您写的真好,我们编辑部好多人看完都特别感动。”

“谢谢、谢谢。”江弦礼貌的笑笑。

徐德霞又取出一张稿酬单递给他,“我们《儿童》打算下个月就刊发这篇稿子。”

“不用修改么?”

“就有一些个错别字,我已经帮您改过了。”

《儿童》这诚意立马让江弦觉得舒服,不过听徐德霞讲了一下编发计划,他不大同意。

“不要一个章节一个章节连载,能一次性全部刊登出去么?”

《草房子》一共九章,《儿童》要是一个月刊发一章,那得九个月才能读完。

徐德霞的建议是一个月刊发两章,江弦也觉得时间太久了。

“一次性?”徐德霞听了有些为难,“我尽量帮您争取吧。”

以《草房子》的质量和江弦的名气,她相信编辑部里愿意给予这方面的优待。

《草房子》二十三万字,江弦一点,这就又到手两千三百块的稿酬了。

带着巴金寄来的信件,江弦去了一趟沙滩北街2号。

王扶一看见他就很兴奋,“江弦同志,你来给我递稿子的?”

江弦冲她笑笑,“我来拜访一下光未然同志,他老人家在么?”

“我领伱过去。”

王扶失望的叹一口气,带着他往抗震棚另一头去,“江弦同志,最近有什么稿子么?”

“暂时还没有。”江弦无奈道。

他目前余有两条随机灵感【重男轻女】,以及上次刚解锁的【送茧工】。

感觉就没办法合成。

“既然还没有,那肯定还没有杂志约,能不能约给《人民》?”王扶一脸期待的看向他。

江弦愕然。

颇有些受宠若惊,其他人趋之若鹜的《人民》,这还得求着他要稿子。

“行吧,那我和你约一篇稿子,不过我有个要求。”

“你说。”

“不管我下篇文章写的是长篇还是短篇,我都想让《人民》帮我一次刊登完。”

“一次刊登完?”

王扶犹豫起来,《人民》这个量级的杂志,如果一次刊登完一位作家的长篇,那绝对是一件极为轰动的事。

“你确定你写长篇?”

“我没想好呢,现在还没什么想法。”

“那也不一定就是长篇。”

王扶想了想,先答应下来,“你写吧,就算是长篇,这件事我也可以帮你去争取一下。”

对这位炙手可热作家的稿子优待,社里恐怕没多少人会提出意见。

光未然坐在桌前,杯里泡的是黄豆磨成粉拌上少许红糖,这是他和冼星海学来的提神招数,被称为“土咖啡”。

一眨眼,这位老友都去了35年了。

“光老。”江弦打了个招呼。

光未然看他一眼,笑笑,“江弦来了。”

江弦先寒暄两句,随后和光未然提起馆的事情,光未然颇有兴致,十分赞成。

江弦便把巴金的信拿给他看,“巴老现在的想法是,先搞一个缘起和方案,征集一些同志参加,写个缘起请大家签名发起,然后在作协理事会上把这建议正式提出来,形成一个决议。

这件事李小林已经问过了茅盾先生,茅盾先生非常赞成这个建议,还表示要把他全部创作资料提供给馆。”

江弦在光未然这儿一坐就是一下午,还把他草拟的方案给光未然讲了讲:作协成立一个委员会来领导,所有作家的材料都收,不作评论,向中外研究人员供应材料,收取手续费以运营。

光未然肯定的点了点头,“这是个好方案。”

“我人微言轻,发起签名这件事,还是希望您老来组织。”

光未然笑了笑,“那我这把老骨头就再出把力,江弦,这件事你费心了。”

“瞧您这话说的,为中国做份贡献。”江弦轻笑一声。

他现在拎得也很清,这件事儿里他能作为一个奔走者,就算是一番很大的贡献了,没必要想那么多。

从沙滩北街离开,刚拐过一条街道,耳边滴一声响。

“【送茧工】+【血】=长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