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序列:三(2 / 2)

他裱起来的心思都有了。

茅盾的字稍弱于鲁迅、郭沫若,别误会,能超过这二人的也没几个。

平日里向茅盾求取“墨宝”者颇多,他并不吝啬,有求必应。

不过茅盾拒绝书法家之名,自称“字殊拙劣”。

其实自古以来,文人们就很讨厌书法家这个称呼。

碑派陆维钊先生在最负盛名时,一再惋惜地自评:“想不到最后落得个书画家的下场。”

不仅陆维钊,朱熹、马一浮也是一样,说他们是书法家,能气死他们。

中国从没有什么书法家,或者说从没有什么励志做书法家的人,一概是各方各面毫无成就,最后只剩个字还写的不错,只好被迫成为书法家。

这是文人眼中的末流。

江弦一回到座位,迅速成为作家中的焦点。

“江大哥,茅老和你说什么了?”铁宁好奇的凑来打听。

这位是座谈会上年纪最小的作家,家境极其优渥,用后世的话说就是富婆。

“帮我在梗概上改了几个字。”

“啊?”坐最近的蒋子龙惊呼一声,“茅老给你改稿!”

“江弦同志,伱太有福气了吧!”

“我看看,还真是茅老的字,清新明快。”

“行啊,你这是得了茅老赏识!”

一时间,江弦手中的梗概成了香饽饽,周围的作家纷纷探头来看,就连王濛、宗璞、陆文夫这些个老作家都不淡定了。

“江弦同志。”王濛找过来,态度相当客气,“可否转赠几个茅老的字给我?”

“这...”江弦迟疑。

王濛提议,“我按一个字10块钱收,你看行么?”

“王老师你误会了。”

江弦露出歉疚之色:“茅老的字是我的心头所好,挚爱珍宝...”

“好罢。”

王濛遗憾的叹口气。

既然江弦都这么说了,他也不好夺人所爱。

座谈会进入尾声。

人文社组织与会作家拍摄合照。

茅盾、周洋、冯沐几个老领导坐在第一排中间。

其余作家则按个头排。

江弦人高马大,站在最后一排的中间,他扫一眼前方,王濛、铁宁、蒋子龙、张洁、李坨、宗璞、陆文夫...

这是一张怎样的合照呐?

将来中国文坛的中坚力量,小半个都在这里了!

1979年初的寒风中,大家理好着装,面带笑容。

随着摄像师一声“茄子”,闪光灯咔嚓一闪。

一张弥足珍贵的合照诞生。

与此同时,江弦脑海中传来滴的一声。

“已揭示第三条合成路径:”

“【两情相悦】+【米豆腐】=长篇小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