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转回对联上了,袁冬初连忙表示汗颜:“过奖过奖,实在是偶然想起的,着实是过奖了。”
她这个过奖,不是说的那副对联,而是指的她自己。
姜佳音继续说道:“招工告示接下来的内容,父亲也是赞成的。不过我想问一问,袁姑娘对现在的读书人有什么看法?写的那些又是基于怎样的想法?”
这是搞采访吗?
这么严肃的问题,让袁冬初坐直了身体,“我那告示写的,只是为了找几个能识字的人做事。至于对读书人的看法,姜小姐别开玩笑了,我哪有这个资格?”
另外几位小姐还懵懂着,很显然,她们的想法,还没达到姜佳音提问的那个程度。
姜佳音听了袁冬初的话,却是一笑:“能写出学以致用、报效朝廷的话,袁姑娘一定有自己的想法。
“更何况,家父明确赞成袁姑娘的说法,袁姑娘便是和我们说一说,也没什么嘛。”
袁冬初为难的看着姜佳音,她超级怀疑,这个问题不是姜佳音自己好奇。
再怎么沉稳,她也是个十四五岁的女孩子,应该不会想到这些。
姜佳音却无视了袁冬初的为难,那眼神、那表情,就是等着袁冬初回答的,无论什么。
“这个嘛……”袁冬初也是没办法了,只能斟酌着开口,“我觉得吧,全天下那么多人倾尽家财读书科举,并非都是为了报效朝廷、并不都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更多的、甚至绝大多数,都是为了求取一世乃至几世的荣华富贵。”
姜佳音面色僵了一下,这种话大家心里知道就好了嘛,不要说出来啊。
袁冬初继续说大实话:“但是,科举每三年才一次,高中之人可称凤毛麟角。就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真正能走过去的有几人?其中绝大多数人都会在拥挤中被挤下桥去。更多的人,则根本连踏上独木桥的机会都没有。”
袁冬初笑了笑,说道:“既没有远大的理想抱负,荣华富贵的机会又那样渺茫。若是为了日子能过的璀璨,以他们读过书的身份,干嘛不想着做点实在事务?”
包括姜佳音在内的几个闺秀都是一脸的迷茫,她们都没想过这个问题。而且,袁冬初的这个说法和她们的认知有偏差呢。
冯喻园忍了半天,终究还是没忍住,提醒袁冬初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袁冬初摇了摇头:“那是指的能科举出仕,能出任官职,甚至位极人臣,或者成为权贵竞相追捧的学问大家。
“若倾尽半生精力,最后只能在街上摆个冷清的写信摊子,家里大人孩子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这读书之高,高在哪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