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突如其来的袭击,兵临城下!(1 / 2)

“此战若胜,先生当为最大的功臣!”沉默良久之后,高要缓缓地转过头来,目光凝视着张良,满怀感慨地说出了这句话。整个过程中,他一直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巧妙地布局谋划,一步步地将朝廷大军引诱进入了精心布置的陷阱之中。

面对高要的称赞,张良神色谦逊,连忙回应道:“主公过誉了,此种计谋能够得以成功实施,靠的绝非我一人之力啊。更为关键的因素,还在于主公您呐!”他言辞恳切,丝毫没有居功自傲之意,反倒是顺势将这份功劳推让给了高要。

听到这话,高要不禁微微一笑,带着几分调侃的语气说道:“怎么,先生又开始过分谦虚啦?”

然而,张良却是轻轻地摇了摇头,认真解释起来:“主公,张良所言句句属实,并非故意谦逊。此次计谋之所以能够大功告成,首要之因乃是主公对这计谋有着高度的认可和信任。想这天下之大,可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如此魄力和气度,敢于果断地让出一郡之地来作为施展计谋的诱饵啊!这一点至关重要,堪称重中之重。”

顿了一顿,张良接着分析道:“再者而言,军队自身所具备的强大实力亦是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倘若我们南境军与朝廷的军队相比之下实力悬殊过大,亦或是在激烈的战场上无法达成预期中的战略目标,那么即便有再好的计谋,想要取得最终的胜利也依然会面临重重困难,甚至可能导致全盘皆输的局面。”

“因此,主公将如此巨大的功劳全部算在我的头上实在是不妥当啊!我可不敢居功自傲,毕竟这份功劳并非全由我一人造就。而且,我所采用的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策略,并不是适用于每一个人的。”

张良一脸诚恳地说道,他所说的确实是肺腑之言。虽然张良的智谋堪称绝妙,但关键在于高要是否能够正确运用这些谋略,在实施时又是否会犹豫不决;此外,作战时能否如愿达成预期效果,能否成功引诱朝廷大军上钩,这些都存在着诸多变数和不确定性。

“那么,此次战役是否还存在其他意想不到的可能性呢?”高要皱起眉头,出于一贯的谨慎态度,他还是忍不住追问了一句。

张良略作沉思后回答道:“从理论上讲,出现意外情况的概率应该不大。接下来,对于朝廷大军而言,最为明智的选择恐怕就是果断撤出象郡,并采取收缩防线、加强防御的策略,静静等待后续支援部队的到来。由于他们已经连续两次在粮草方面遭受沉重打击,再加上之前经历了多场激烈战斗以及因粮食短缺而造成的人员损耗,如今的朝廷大军若想重新积聚力量,再度向我们南方边境发起攻势,至少需要花费一个多月的时间,甚至有可能更久。”

“退一步而言,就算此时此刻的朝廷大军真有决心不顾一切地展开全面猛攻,咱们主公所承受的压力也必然会大幅减轻,甚至有可能腾出双手,先行剿灭除南海郡以外的那些朝廷兵马。只不过……”话说到此处时,张良却戛然而止,紧接着露出一抹无可奈何的苦笑。

“先生,为何不再继续讲下去呢?”眼见着张良这般模样,高要不禁满心疑惑,忙不迭开口追问起来。

只见张良轻叹了一口气,缓缓解释道:“主公啊,确实还存在另外一种可能,但这种情况发生的几率实在微乎其微。现如今,主公您身旁仅有精锐之师三千人而已。倘若敌军派出一支奇袭部队前来偷袭主公,这未尝不是他们打破当前困局的一招妙棋。只不过,要想成功实施此计,难度可谓极高。这支奇兵不仅需要巧妙地避开我方军队的严密监视,更要精确无误地掌控住主公您这边的一举一动。二者稍有差池,都将导致整个计划功亏一篑呀!”

听到张良如此说道后,高要没来由地心中猛地一揪,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攥住一般。这两件事确实难如登天,但所谓难易程度也要视对象而定。若是面对那神出鬼没的易小川,高要着实不敢保证对方对此一无所知。毕竟,此人布局已久,其筹谋时间之长,与高要在南境苦心经营的岁月不相上下。更令高要不安的是,他至今无法确定自己身旁是否仍潜伏着易小川的眼线。

正在此时,一阵急促而尖锐的呼喊声骤然传来:“报——报……主公,主公啊!朝廷大军忽然现身于城外五里之处,人数众多,不下万人之众,此刻正朝着咱们县城的方位汹涌围堵而来,请主公速速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