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气势如虹、眼看即将攻上城墙的朝廷大军,此刻因为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攻势骤然受阻。前方冲锋在前的士兵们接二连三地倒下,后方跟进的士卒根本来不及填补空缺。整个进攻队伍陷入了混乱与停滞之中,再也无法保持之前那种一往无前的凌厉势头。
就在这时,身处朝廷军队中的那位神秘易小川,他那双锐利的眼睛正紧紧地凝视着夏县的城墙,目光中闪烁着旁人难以捉摸的光芒。
站在一旁的李信数次想要开口对易小川说些什么,但话到嘴边却又咽了回去。可是,当他看到投石车不断地发动攻击,误伤己方士卒造成的伤亡人数已然超过百人时,李信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焦急和忧虑,上前一步抱拳说道:“将军,万万不可再这样持续下去了!这般作战方式恐怕会极大地挫伤我方将士的士气啊,请您下令让投石车停止攻击吧!”李信一脸焦急地劝说道,额头上都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老将军啊!您瞧一瞧眼前的局势,咱们的大军气势如虹,眼看着就要一举攻破那夏县啦!难道您还看不明白吗?”站在他面前的那位神秘的易小川却只是微微扬起嘴角,简简单单的解释了一句,
“有些时候想要获取最终的胜利,必然是要付出一定代价、做出一些牺牲的。我们大秦可没有胆小如鼠的懦夫!”神秘易小川双手抱胸,又多说了一句。他那双深邃而又锐利的眼眸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在望。
李信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望着神秘易小川。他怎么也想不到,这位平日里看似深谋远虑的将领竟然会如此漠视士兵们的生命。“可是……这样做真的值得吗?这些将士们都是大秦的精锐之师,他们每一个人的性命都无比珍贵啊!”李信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起来。
就在这时,神秘易小川突然转过头来,目光直直地盯着李信。那眼神犹如寒冰一般刺骨,让李信不由得心头一颤。
“老将军,我深知此番行事,您定然心存不满。但请老将军宽心,我早已向陛下禀明实情。此役若能获胜,首功当归于老将军您,您乃是这次南境一战最大功臣;倘若战败,一切罪责皆由我蒙毅一人承担。而且,经此一战后,世间亦不再有我蒙毅此人。我对这场战役的结局心知肚明,但形势所迫,不得不战,权当是我为大秦奉献出最后的一份力量。待南境之事了结,天下便再也不见蒙家之名!”
话音未落,只见那神秘的易小川一脸决然地看着李信。面对如此坚定且决绝的话语,李信纵使心中仍有疑虑与担忧,此刻也难以再多言半句。
正当两人沉默之际,李信忽然望向城墙方向,脸上露出惊愕之色,失声喊道:“将军,不好!您快瞧……”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神秘的易小川猛地回过头去,目光触及之处,竟是大批朝廷的士兵正在缓缓后退,其动作整齐划一,显然并非混乱无序之举,倒像是主动放弃了进攻一般。
见到这一幕,易小川亦是满脸惊诧,愣在了原地。他万万没有料到,竟然会发生这样的状况。原本计划好的攻势为何会在关键时刻戛然而止?那些士兵又因何缘故选择撤退?无数疑问瞬间涌上心头,眼看着就要全面登上城墙了,士兵却已经开始大范围的后退了,
“监军何在?速速前去探明前方战况究竟如何!”伴随着神秘易小川那震耳欲聋的怒喝声响起,只见监军面色凝重地点头应道:“喏!”随即他不敢有丝毫耽搁,转身策马扬鞭朝着前线疾驰而去。
时间匆匆流逝,仅仅过去了不到半刻钟,一名身负重伤的传令兵便气喘吁吁地飞奔而来。他手中紧紧捧着一堆染满鲜血的物件,满脸惊恐之色。
待来到神秘易小川面前时,他单膝跪地,声音颤抖着汇报道:“将军,大事不妙啊!敌军不知从何处弄来了大量这般模样的铁器,他们不停地朝我们的城墙下方投掷过来。我方士兵一旦不小心踩到上面,脚掌瞬间就会被刺穿,伤势极为严重,以至于根本无法继续攻城!”
说罢,这名传令兵一边喘着粗气,一边小心翼翼地将手中之物递到了神秘易小川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