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扶立公子启为君(2 / 2)

鲁国春秋 千里草人 1571 字 2个月前

本来,鲁国公室内部是团结统一的,这在鲁庄公三十二年的执政生涯中,很少有公室内部权力斗争的情况出现。

这个团结统一只到鲁庄公晚年终于分裂了,分裂是基于国君继承人选的问题。

鲁庄公有意让公子般继位,但在他表明态度之前,连公子友都认为国君继承人应该是庆父的。

也就是说,公子庆父继承鲁国国君之位的呼声一开始就是最响的。

围绕着国君继承人是公子般还是公子庆父的问题,鲁国公室分裂了,而且分裂成貌似是相对均衡的两方。

即鲁庄公四兄弟,正好是两两相持,即鲁庄公与公子友一方,公子庆父与公子牙一方。

但这个只是貌似而已。

因为作为鲁庄公对立面的一方,即公子庆父与公子牙的思想并未统一,公子庆父居然认为这个君位继承人应该是公子启的。

公子友是最精明的,他的精明在于迅速把自己的思想统一到了鲁庄公这一边,从支持公子庆父为继承人倒向支持公子般为继承人。

就这样,公子般的支持力量大大增强。

公子牙是一个悲剧。

他的悲剧在于,他一心支持公子庆父为国君继承人。但公子庆父却举棋不定,至少一直表现出来的是立具有齐国血统的公子启。

或者说,公子庆父并没有强烈的争夺国君之位的念想。

连公子庆父自己都不积极争取,那你公子牙岂不是瞎折腾?

最后公子牙因为支持公子庆父,成了第一个落幕的人,这就是他的悲剧。

公子庆父居然能够得到保全,当然是因为他一直没有积极参与争夺君位,他只是被动地参与者,他自己提出的是要立公子启。

与公子庆父同样想法的,是哀姜。

哀姜貌似精明能干,但在国君继承人一事上,与公子庆父一样,来了个立谁都没关系,反正是两选一,即公子庆父和公子启。

正因为如此,所以公子牙被逼死,而公子庆父则得以保全。

这样一来,国君继承人之争,明显是鲁庄公与公子友这一派占了明显的优势。

就这样,公子般最后得到了国君之位。

这个时候,强悍的鲁庄公已经去世,拥护公子般的只有公子友,虽然他是上卿,但拥护公子启的这一派力量仍旧存在且很强大,那就是公子庆父和太后哀姜,甚至还有公子启的生母叔姜。

叔姜虽然没有在这场夺位之争中露过脸,但她毕竟是公子启的生母,不可能不参与。在后来的活动中,我们会见到叔姜的身影。

公子庆父和哀姜打出的旗号当然是公子启才是国君之位真正的合法继承人之一,既然公子庆父自愿放弃,那公子启才是唯一的。

但公子般已经当上了国君,这个旗号不能公开打,那就暗中打。

一切的行动也是暗中的,借用的机会有两个,一是公子般和公子友都在忙着先君庄公的国丧,二是与公子般有仇的圉人荦。

庆父和哀姜在暗中,公子般和公子友在明处,而且那么忙,根本无暇顾及。

就这样,庆父和哀姜从暗中出击,并一击而中。

于是,公子般被杀,公子友流亡。

这个过程,我们讲得很详细,可以看出,庆父的计划非常周祥,环环相扣,步步顺利:

第一步,利用哀姜,请出党氏夫人,赐补药让大夫党臣去死。

第二步,党臣是公子般的外公,公子般必定去党府奔丧。

第三步,安排与公子般有仇的圉人荦,趁公子般出宫之际,刺杀公子般。

第四步,以保护国君不利、履职严重失职为由,发动舆论攻势,矛头直指公子友,迫使公子友畏惧逃亡。

第五步,将党氏和圉人荦干掉以灭口。

最后,是将原先计划好的公子启推出来,担任鲁国国君。

这本就是庆父一开始的国君继承人选,哀姜虽然也希望庆父即位,但公子启也行,毕竟是自己的继子。

直到最后,庆父给鲁国人的感觉就是,公子仲孙此人,确实是为鲁国利益着想的,他不是为了自己。

正因为如此,公子庆父在有机会继承君位时,果断选择让公子启继承国君之位,使他获得了一个好名声。

公子庆父是这样想的,自己当不当国君又有什么关系?现在公子启当国君,只要自己能够掌控朝政,一个娃娃国君,还不是傀儡一个?

但真的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