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鲁桓公暴毙于齐(2 / 2)

鲁国春秋 千里草人 1607 字 3个月前

甚至可以说,正当壮年的鲁桓公极有可能会成为让鲁国重新崛起于中原的一位鲁侯。

鲁桓公的出场,是极不光彩的。

公元前712年,当时还只能叫世子允的鲁桓公,被动地陷入鲁国一场内部权力斗争,他听信了上卿公子翚的谗言,杀了一直在关爱着他的摄政鲁侯鲁隐公,正式即位为鲁国国君。

当时的鲁桓公,正满20岁。他不知道的是,这一年正是摄政的哥哥鲁隐公准备为他举行代表成人的冠礼,冠礼毕后随即归政于他。

错杀了鲁隐公的鲁桓公,当然是懊悔的。但他没有因此而沉沦,他以积极的姿态活跃于春秋江湖。

鲁桓公在位的十八年间,调停宋国内乱,先后与杞国、宋国甚至郑国都爆发过战争。

最后还联合了郑国、纪国,击败了以齐国为首的齐、卫、宋、南燕四国联军,使当时有着春秋小霸之一的齐僖公都不敢轻视这位年轻的鲁侯。

鲁桓公曾经调停过齐国与纪国的矛盾,调停过杞与莒国的矛盾,攻取过向国这样的小国,违抗过天子王命声援郑国,帮助许国复国等等,在当时打造了一个强悍鲁侯的形象。

鲁桓公自公元前712年即位,至公元前694年猝死,这十八年间的春秋诸侯是一副怎样的模样呢?

在此之前,鲁国与郑、齐结成同盟,组成了春秋早期最强大的军事联盟,号称春秋早期铁三角同盟。

但是,随着郑庄公时代的落幕,列国诸侯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宋国、郑国、卫国等诸侯都发生了内乱,陈国、蔡国、曹国等诸侯碌碌无为,曾经的郑、齐、鲁这个铁三角同盟圈,围绕着齐国力图灭了纪国这一事件,终于走向破裂。

郑齐鲁同盟圈破裂后,中原诸侯格局是几经演变,可以说是经常在变,变成是乱成一团的模样。

鲁桓公殚精竭虑,努力谋求着鲁国的国家利益。

对齐关系,一直是鲁桓公的头等外交关系。

他渴求着与齐国的交好,所以当齐国遭受北戎武装侵略时,出兵援助。当齐国与纪国发生矛盾时,积极出面调停。

当有机会与齐国联姻时,他迅速抓住机会,迎娶了天下第一美女齐国公主文姜。

当齐襄公有意与周王室联姻,他又积极奔走洛邑王城与齐国之间,促成了王姬下嫁齐侯。

很显然,鲁桓公时期的鲁国,无论是国家实力,还是国际影响力,以及他为鲁国带来的美誉度,都到了一个鼎峰。

如果再给他几年,也许,郑庄公以后的春秋争霸舞台上,鲁国有可能成为头号主角。

只是,鲁桓公没料到的是,他的那位大舅子、齐国国君齐襄公,同样是一位雄才大略的主。

而且,齐襄公的图霸江湖之路,有一明显的主力行迹,那便是誓灭了纪国。

纪国,是齐国的世仇。

这个仇,那是代之前,由于当时的纪国在天子面前诬告齐国,惹天子震怒,不但烹杀了当时的齐国国君齐哀公,还收回了齐国代天子讨伐四方不尊的权力,使齐国的国家影响力和地位一落千丈,从此在很多年里默默于东海之滨。

这样的仇,但凡有机会,任何一代齐侯都是要报的。

纪国,正是与鲁国世代友好的姻亲之国。鲁国,是必然要保护纪国的。

于是,除非鲁国放弃纪国,否则齐国和鲁国之间的矛盾,无论鲁桓公多么努力,都是不可调和的。

此时的齐国国君齐襄公,为了达到灭了纪国替先君报仇的目标,他采取的策略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齐襄公与鲁桓公完全不同,鲁桓公为争霸也好,为树立形象也好,作为全世界最讲礼仪的诸侯,他必须完全依礼依规而来。

也就是说,你鲁桓公的一切努力,都是阳谋。而齐襄公的一切努力,可以是阴谋。

在很多时候,阳谋是要完败于阴谋的。

于是,鲁桓公悲剧了。

虽然,鲁桓公猝死于齐国,有着一定的偶然因素,那就是他可能确实是醉死的,是在极度郁闷之下多喝了酒而醉死的。

但是,就算是他不酒后猝死,根据齐襄公的计划,他也是肯定要死于齐国的。

灭了鲁桓公,是齐襄公图灭纪国的其中一环,而且是很重要的一环。

为了实现灭纪的目的,齐襄公可以不顾一切,包括不惜让他最心爱的妹妹文姜因此而成为寡妇!

是的,鲁侯一死,那鲁国新君年幼,还有什么精力来管寡人图灭纪国之大业?

鲁桓公给齐襄公带来太大压力了,他在国际江湖上的强势表现,使齐襄公不得不采取最下下滥的手段。

结果,鲁桓公就这样以极其悲剧的方式告别了春秋舞台。

再见了,鲁桓公,鲁国人民不会忘记你。

至少,你为鲁国在春秋江湖掀起过一场场璀璨风云。而且,你可能不会想到,你的后代,将形成一个强悍的利益集团,那便是鲁国三桓!

现在,我们先来关心一下新即位的鲁国国君鲁庄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