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对这番话,贾玦自己都不太相信,曹公判词说得很清楚了,‘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行为偏僻性乖张,哪管世人诽谤’,想教好宝玉,难度绝对不是一般的大。现如今宝玉已经十三了,这个年纪,性格基本已经定性了,要想扭转过来,不施加棍棒教育是不可能的。
但是一旦施加棍棒教育,必然直接与贾母冲突,别说棍棒了,就是贾政这个做父亲的语气严厉了一点,都会被贾母责骂。
所以刚才贾玦一番话说出来看似有点道理,实际上实施起来却是困难重重,必须得极尽心思的与贾母周旋。
只是就贾政这个性子,要与贾母周旋,贾玦觉得希望不大。
贾玦如此跟贾政说的原因,无非就是想让贾宝玉不要整日厮混内宅而已,在这样下去,几个姑娘就真不用嫁人了。
特别是自己那个同父异母的妹妹,今年已经十五了,若不是邢夫人实在当不得家,上不得台面,早就应该开始相看亲事了。
贾玦自己不想与贾母直接起冲突,或者说是不愿意单独面对贾母的责难,所以自然需要把贾政推到前面。
毕竟这个时代孝道大于天,一个孝字是可以压死人的,自己虽然现在在贾府地位不低,但对贾母而言,除贾宝玉之外,最疼的毫无疑问就是贾政,甚至黛玉都要靠边站。
加之贾政作为贾宝玉的父亲,在管教宝玉这方面,名正言顺,所谓养不教父之过,在贾宝玉的教育这方面,从情理上来说,贾母都要给贾政让步,当然,也只是情理上这样,实际上自然不是一回事。
贾政是个不通庶务的人,且也知贾玦是个惯会理事的人,贾玦这样一给他建议,稍一思索觉得有几分道理,便点了点头道:“如此,倒也不失为一个方法,只是一日只半个时辰,是不是太短了点。”
贾玦连忙道:“已经不短了,一开始就学太久,一来二叔你还要当值,没那么多时间,二来要是祖母阻拦,还何谈今后?”
“这万事开头难,只要开始了,后面想给宝玉加课业,终归是有办法的。”
“只是要紧的是,其一,这每日教导宝玉二叔你还是不要懈怠才是,哪怕少与清客交流学问,也是要优先把宝玉的学业抓起来的。
“第二,这后宅,我看今后还是让宝玉少去为妙,每日沉迷于脂粉温柔堆里,再是个男儿也都会被养娇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