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张康年、赵齐贤两名侍卫,前来向李长歌禀报昨晚的审讯结果。
李长歌端起床边冷掉的茶水,一口闷了,感觉整个人都清醒不少,“进来吧。”
说着,李长歌自顾自的洗漱,听得两人的汇报。
这和李长歌自己知道的内容,大差不差,倒是曾柔的身世,让他认真听了一会儿。
曾柔的父亲是司徒伯雷的旧部,已于数年前过世,母亲也已经亡故,他父亲临终时命她拜入老上司门下。
同时,还从那两人口中得知,吴三桂的独子吴应熊即将来京城,司徒伯雷便派他们来拦路截杀。
路经此处,见到清兵军营,还以为是官兵来剿匪的,加上司徒鹤少年气盛,想着潜入窥探,挫一挫满洲兵的气焰。
这两个人都不是重要人物,能知道这么多已经不易了,想来再拷问,也问不出什么来,那便用他们俩的命来平息御前侍卫和骁骑营的不满吧。
毕竟自己放了司徒鹤、曾柔等人,这些兵将都是皇上的亲兵,什么时候受过这个气,就算有大笔银子安抚,也难免还是会有人不满。
李长歌吩咐张康年和赵齐贤两人,押着那两人,在众将士面前砍头,以平息众怒。
这件事过后,众将士再也不敢擅离职守,聚众嬉闹。
一路上枯燥的行军,李长歌感觉闲得发慌,他已经可以预想到去了少林寺以后的无聊日子了。
数日后,大队人马到了嵩山少林寺,并派两名御前侍卫前去通报。
住持得知有圣旨到,率领各院首座僧众,迎下山来,将李长歌等一行人接入寺中。
李长歌取出圣旨,拆开封套宣读,前面全是一些言辞华藻,好好的嘉奖一番少林寺忠心爱国。
只有后面一段才是重点,封少林寺住持晦聪为‘护国佑圣禅师’,所有五台山建功的十八名少林寺武僧皆有封赏。他最后读道:“兹遣骁骑营正黄旗都统,兼御前侍卫副总管,钦此!黄马褂李长歌为朕替身,在少林寺出家为僧,御赐度牒法器,着即剃度,钦此!”
自己宣读自己出家为僧,李长歌觉得这种感觉真是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他木着一张脸宣读完圣旨,然后再自己把圣旨收起来。
此时,一旁的少林僧众们纷纷向李长歌合十行礼,表示尊敬和欢迎。
他们对这个年轻的皇帝替身充满好奇。
而李长歌则默默无语地看着众人,心中感慨万千。
张康年和赵齐贤在心里为李长歌默哀,好不容易才不做太监,这马上就要出家当和尚,真是命运多舛。
晦聪禅师率众僧跪拜谢恩,众将士取出皇上准备的赏赐分发下去。
李长歌站在大雄宝殿内,惊叹少林寺的底蕴,他环视观察着周围,这座屹立上千年的古刹,在金庸爷爷笔下着墨不多,却几乎每本上都会出现的武林北斗。
袅袅檀香无处不在,仿佛已经与周围的建筑融为一体。
殿内供奉着三世佛像,正中为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胁侍为文殊、普贤两菩萨,他们合称“华严三圣”。
正中的释迦牟尼像高一丈二尺,佛像庄严肃穆、金光闪闪、佛光宝象,让人心生敬畏。
东、西山墙边上的神台上塑着十八罗汉像,人物形象生动,姿态各异,表现出不同的人物性格。
就在这时,身穿袈裟的晦聪禅师双手合十,迈着稳健的步伐缓缓走来。
他的语气和蔼可亲,带着一种让人感到宁静祥和的气息,轻声说道:“李大人代替皇上出家,这无疑是本寺的无上荣耀啊!”
说着,晦聪禅师伸出手,引领着李长歌来到大殿中央,并让他跪坐在蒲团之上。
接着,他继续说道:“李大人作为皇上的替身,身份尊贵非凡,即使是贫僧,也不敢轻易担当你的师父之位。”
晦聪禅师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思考着什么,然后拿起一把锋利的剃刀,脸上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他突然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巧妙的主意,温和地说:“既然如此,那贫僧便替先师收下你这位弟子吧。从此刻起,你便是贫僧的师弟,法号‘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