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徽商群体的重资产!蒙古剧变!(2 / 2)

朱由检缓步走下龙台,坐在玉阶上。

袁可立坐定后,稳声道:“陛下,数日前,察哈尔和土默特在艾不盖河对战,察哈尔林丹汗亲率麾下精锐骑兵冲击土默特大营,卜失兔战败,率军撤回归化城,同时派人来求援!”

“嗯,内阁对此事怎么看?”朱由检问。

孙承宗接话道:“陛下,土默特现今的大汗卜失兔一直和我朝从善,臣的意见是不是坐视林丹汗灭亡土默特。”

“朕记得在十月份不是支援了俺答汗许多军备物资吗?为何对上林丹汗还能战败?”朱由检皱眉问道。

“陛下,林丹汗虽然军备较差,但是麾下骑兵战力要比土默特部强上不少,而且去年林丹汗派往土默特的使者不知为何神秘失踪,察哈尔内部都认为此事是土默特暗中杀死使者,由此带着愤怒来战。”

孙承宗快速的把自己知道的情况说出。

“陛下,老臣认为,林丹汗素有野心,现在的漠南之地,除了土默特外,基本上被察哈尔吞并,若是坐视林丹汗做大,恐日后我边境地区在难有和平之日。”

“草原之事,朕一直都在关注,这不,骆爱卿刚才来也是正要汇报草原战事,咱们一同听听罢。”朱由检缓声说着,示意骆思恭说话。

“陛下,各位阁老,根据情报显示,察哈尔派去土默特的使者是被科尔沁派出的使者截杀身死,此事已经有确凿的证据,根据通行司的蒙古主事分析,科尔沁极有可能是受到建奴的指使,为的就是挑起察哈尔和土默特的战事。

在艾不盖河之战中,并非林丹汗战力强,而是土默特中有内鬼,出卖了卜失兔的大营位置和兵力分布图。

根据初步证据来看,土默特中的内鬼有可能是台吉素囊,此人在和卜失兔争夺汗位失败,一直怀恨在心,平日里对卜失兔的命令也是阳奉阴违,根据潜伏在土默特的暗卫汇报,素囊从去年年初,每个月都会带着亲卫离开归化城几日,至于去了哪里目前无法得知。

另外,卜失兔退守归化城后兵力仅剩三万多人,如果林丹汗围攻归化城,卜失兔是很难撑住的。”

朱由检听到这,眉头拧在一起。

“不能让卜失兔就这么败了!不然按照林丹汗反复无常的性子,定然会再度开始南下袭扰边境。”

朱由检继续沉吟道:“加大对卜失兔军备的支持力度!他不是撤到归化城吗,派出使者去联系卜失兔,可以给其提供火器、火炮等军备,但是需要他用马匹或者牛羊来换!”

袁可立和孙承宗几人相互对视一眼,都有些意外。

在十月份的时候,皇帝就下旨允许土默特用马匹牛羊换武器甲胄,但是主要以冷兵器刀枪箭为主,但是现在皇帝竟然要给土默特火器支持。

“陛下,给火器这是不是有些····若是出现意外,这些火器落到林丹汗手中,可能会被林丹汗用来进攻我朝边境。”孙承宗带着些担忧。

“有这种可能,不过我们可以在火器中动些手脚!”袁可立捋着胡须开口。

“火铳可以给三眼铳,鸟铳,火炮方面可以把九边淘汰下来的旧火炮翻新出来,同时在火炮上做些手脚,只要开炮次数达到一定程度,炮膛就易开裂,届时这火炮也就算了废了!”

朱由检闻言顿时一愣。心中直呼卧槽!

袁可立这老小子还挺狠的!火铳炸膛,一般不会致命,但是火炮不同,在战争中,每次火炮炸膛都会随机带走一旁炮手或者士兵的性命。

“袁爱卿的思路,朕觉得没错,可以这么来。”

“陛下,即便加强对卜失兔的军备支持,按照臣的判断,恐怕归化城也很难守住。”袁可立再度出言。

他身为四朝重臣,精通兵事,对战事有着极高的战略判断。

“确实!归化城孤悬长城之外,一个孤城,在无任何支援的情况下,林丹汗哪怕只围不攻,也能拿下归化城。”

孙承宗也出言附和。

“袁阁老、孙阁老,您二位莫是忘记,安南境内的秦良玉大军?”黄立极在一旁带着笑意提醒。

“陛下给秦良玉下的旨意是收复安南,安南之地最值得拿出手的便是红河平原的巨大粮食产量!归化城的卜失兔即便最后会败亡,只要能撑住林丹汗的进攻就是给我朝争取时间,也便是其最大的价值所在。”

“对!黄阁老说的没错,我前日问过温体仁,按照他的构思,春节前只要郑成功的船队到位,就可以进行第一批粮食的运送,若在有半年时间,安南境内的战事结束,我大军直入升龙,直接占领安南全境,从此北境的粮食危机得到缓解,朝廷也不用这么急迫了!”

韩爌出言说话的同时看向朱由检的目光满是敬佩,当今天子虽然年少,这战略眼光确实极为毒辣。

“哦!对,咱们把安南给忽略了,当真是疏忽!”

“好,接下来支援卜失兔之事,谁来负责?”朱由检看着五人问道。

“陛下,此事涉及到军备和边境,老臣亲自来吧。”不等其他人说话,孙承宗就开口。

“好,孙爱卿费心了。”

“各位同僚,草原之事需要我去往大同,榆林,朝中之事就靠四位多多费心了。”

“孙爱卿,不用着急,土默特之事等过完年再去也可,朕已经命暗卫运送过一批军需物资到达归化城,现在的草原上满是大雪,林丹汗不会这么蠢冒着大雪去进攻归化。

对了,说起过年,马上就到百官封印的日子,让吏部把在京的官员统计一下,既然是过年,朕决定给每个在京的官员发个小红包,到时候可以找王承恩去内帑银库中取钱。”

五个内阁大臣相互对视一眼,脸上带着喜色,皇帝发红包这事图个彩头喜意,在大明历代皇帝中,若是遇到丰年,国库充裕也时不时的会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