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梓萌思索片刻,坚定地说道:“我会以核心设备升级和检修为借口,逐步提取这些数据。我会谨慎行事,不让星辰主系统察觉我们的意图。”
张博凯松了一口气,感激地看着她:“梓萌,这件事只能依靠你了。我们必须查明真相,同时保护好自己。”
吕梓萌轻轻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然:“放心吧,博凯,我会全力以赴。我们一定要揭开‘深脑计划’的神秘面纱。”
张博凯微微皱眉,语气中带着一丝告诫:“梓萌,这个数据隐藏得极深。它们不仅通过多层量子加密进行保护,还利用了分布式哈希表(dht)来随机化存储路径,使得任何单一节点都无法追踪完整的数据流。我发现这些痕迹隐藏得极其巧妙,几乎与系统日志完美融合,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触发星辰主系统的异常检测机制,导致系统或张博士察觉我们的行动。”
吕梓萌的神情愈发凝重,她深吸一口气,眼中透出坚定的光芒:“明白了,博凯。这次操作风险极高,但我会小心应对。为了避免触发系统警报,我会利用近期核心设备升级和检修的契机,暂时关闭相关分区。这样一来,星辰主系统将无法实时监控我们的操作。”
她接着说道:“我会通过伪装成正常的维护操作,先研究这些加密路径,寻找它们的潜在漏洞和盲区。一旦发现可行的提取方案,我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操作。如果发现任何风险,我会立即停止并撤离。”
张博凯感激地看着她,目光中流露出关切:“一定要小心,梓萌。我们没有第二次机会。”
两人商议完毕后,吕梓萌开始着手调查,而张博凯则继续带领团队完成论文的最终修订。为了赶在下一期《Nature》的截稿日期前提交,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着,所有人都处于高强度的压力下,办公室里只有键盘敲击声和低声的讨论。即便如此,团队的士气依然高涨,他们都明白,这是他们一生中难得的机会。
李雪瑶不断调试着最后的数据模型,她的眼睛已经因为长时间的工作而显得疲惫,但手中的动作却丝毫没有放慢。“再坚持一下,这个模型的性能可以进一步优化,我们可以减少更多的冗余计算。”
王子杰则在一旁进行能耗的微调,“我们必须让系统在高负载下仍能保持低能耗,这样的优化在行业内是极具竞争力的。”
张博凯巡视着团队的进展,心中既有紧张也有期待。他知道,这一切的努力都将决定论文能否如期发表。
终于,在截稿日期的前一天,团队完成了最后一轮测试,并在凌晨提交了论文。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但内心又隐隐担忧着,《Nature》的审稿过程向来严格,这篇论文是否能通过审稿、并顺利在下期刊登,依然是未知数。
与此同时,远在大洋彼岸的《Nature》杂志社内,主编卡尔·霍普金斯正在审阅一批最新提交的论文。当他看到来自华夏的这篇论文时,最初并未抱太大期望。然而,随着他逐字逐句地阅读下去,论文中展现出的创新性和深度引起了他的浓厚兴趣。
卡尔迅速召集了几位顶尖领域的审稿人,包括来自剑桥大学的艾伦·威尔斯教授(prof. Alan wills),麻省理工学院的约瑟夫·马丁教授(prof. Joseph martin),以及中国清华大学的李正教授(prof. Li Zheng)。几位专家分别在自己的办公室或实验室打开了这篇论文,开始逐字逐句地研读。
艾伦·威尔斯教授首先发言:“突触动态加权模型与递归神经网络相结合,这个构想非常独特。这种组合在理论上具备极高的创新性,而且他们提供的实验数据十分详尽。尤其是能耗优化的部分,降低了百分之二十五的能耗,这在我们这个领域堪称一个重大的突破。”
约瑟夫·马丁教授点了点头,用他那沉稳而有力的声音补充道:“的确,特别是他们在实验中运用的突触动态加权模型,这在当前的神经网络研究中具有前所未有的实际应用价值。并且,他们将此项研究与脑机接口技术相结合,为 AI 与人类大脑的交互开辟了全新的视角。”
李正教授眉头微皱,认真地说道:“他们的研究不仅在理论层面站得住脚,实际上也具备极高的应用潜力。特别是他们在文章中提及的动态突触权重调整机制,这种机制能够让 AI 系统在处理复杂任务时更为高效。这篇论文无疑会在脑机接口与 AI 研究的交叉领域引起广泛的关注。”
三位专家继续深入探讨了论文中的技术细节和数据支撑。在讨论过程中,他们运用了大量的专业术语,如“突触可塑性模型的数学表征”、“递归神经网络在深度学习中的应用前景”、“多层神经网络的非线性处理能力”等。每一次观点的碰撞都使得论文的价值更加明晰。
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后,三位专家达成一致意见,同意在下一期《Nature》上发表这篇论文。这不仅是对张博凯团队研究成果的认可,也意味着他们的研究将在国际上获得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卡尔·霍普金斯在审稿专家们一致通过论文后,决定用一个更具未来感和科技感的方式来向张博凯团队发出正式邀请。他通过数字人技术,生成了一封电子视频邀请函。视频中,卡尔·霍普金斯教授以一个虚拟的数字人形象高度逼真地出现在屏幕上。
卡尔·霍普金斯教授身着得体的西装,面带微笑,声音温和且富有磁性,语气平稳而真诚地向张博凯团队表达了《Nature》杂志对他们论文的高度赞誉:
“我们非常高兴地通知您,您所提交的论文已经通过审稿,并将被刊载在《Nature》下一期的内容中。请允许我代表《Nature》审稿专家委员会以及相关领域的科学家们,向张博凯博士及其团队为此作出的杰出贡献表示深深的谢意。为表彰您在人工智能与神经科学领域的卓越成就,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和您的团队参加即将于2046年01月03日在巴黎举办的‘全球人工智能与神经科学技术大会’。您将有机会在大会上进行主题演讲,分享您的创新研究成果,并与全球顶尖的科学家们进行深入交流。”
邀请函最后,卡尔教授对张博凯团队的未来表达了美好的祝愿,视频随着虚拟巴黎会场的全景展示结束。整个视频不仅展现了未来科技的应用,也体现了这次邀请的隆重与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