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忠勇侯府是要谋逆吗(2 / 2)

春华照灼 蝉不知雪 1305 字 12天前

“她说,顺利的话,她会助扬州荣氏重新夺回江南商会会长的位子,整合江南的商业。”

江南水乡,河道交错如织,水脉连贯,畅行无阻。

此地物产丰饶,素称丝绸之都,鱼米之仓。

在大乾国的盐税与商赋之中,所占份额颇重,其地位无可替代,至关重要。

若是顾荣当真能成为江南商会的幕后会长,再加上荣氏的底蕴、荣老先生的才干和忠勇侯度府的权势,那……

永昭***已经能想象到,源源不断的金银如长江、淮河水般,日夜不停的流入顾荣的私库。

届时,是真正的富可敌国。

进而,影响整个大乾的商途。

都说,商乃贱人籍。

然,还有一句话是,有钱能使鬼推磨,财帛动人心……

银子多到一定程度,银子在哪里,民心就在哪里。

永昭***悚然。

曾经,忠勇侯府在北地的声望,堪称振臂一挥,从者众也。

有时,人心易变。

有时,又热血难凉。

尤其是边境时常遭遇北胡劫掠的淳朴百姓。

如今的北境军越是不作为,百姓们就越是怀念忠勇侯府统帅下的北境军。

谢灼掌兵,势在必行。

得顾荣做妇,如虎添翼。

金银不仅是金银,还是粮草、辎重、兵器、盔甲!

永昭***又想到了乔老太师府上那场声势浩大,遍请上京官宦、勋贵、清流的认亲宴。

“忠勇侯府是要谋逆吗?”永昭***脱口而出。

谢老夫人咳嗽了几声,反问道“被压迫到极致,不反抗不爆发,继续等死吗?”

最初,她也觉得顾荣和灼儿的想法过于冒险和大逆不道。

直到,灼儿在北疆屡次三番遇险。

甚至,在与北胡铁骑的交锋中,数次被军中袍泽抛下。

那些士兵受命于何人,不言自明。

永昭***心神震荡,仍不死心的怀揣着明白装糊涂,期冀道“忠勇侯府站队了?”

大乾,不只是贞隆帝的大乾啊。

也是她父皇栉风沐雨,励精图治的大乾。

她的皇弟是有错,有大错。

她承认。

“你觉得哪位皇子有明君之相?”谢老夫人反问道。

永昭***一时语塞。

年岁小的看不出所以然,年岁大的又各有各的荒唐。

简直一言难尽。

“战火起,会累及无辜百姓的……”永昭***干巴巴的辩解。

“朝代更迭,历来伴随着腥风血雨。”谢老夫人语气铿锵有力。

“然而,自欺欺人,粉饰太平,难道就能掩盖遍野的白骨吗?”

“一场痛快淋漓的浴血奋战,与那漫长的暗夜般的艰苦挣扎,又有谁能辨明哪条路更接近光明呢?”

谢老夫人从木匣里拿出一封信递给了永昭***“什么北境军中惊现叛徒,携带布防图作投名状投奔北胡。”

“北胡挥师南下,连克数城,北疆沦为炼狱,北境军死伤惨重!”

“你以为,你的好皇弟,手上沾染的只有阿修的命吗!”

“他造的孽,罄竹难书,令人发指!”

“他竟敢以数城百姓的生计与存亡,大乾国辽阔疆土为赌注,仅为铲除忠勇侯府,确保自己高枕无忧地稳居皇位,这等行径,岂能称得上什么好东西!”

瞬间,永昭***的面颊失去了血色,苍白如纸,颤抖的手指缓缓拆开了信封。

“驸马的信?”

谢老夫人缓缓道来:“昔日,阿修手书两函。”

“其一,派亲卫呈于贞隆帝。”

“另一函,私下转交于我。”

“他不是没有防人之心,他是信你,进而信你信之人!”

“我手中所持之信,较之呈递给贞隆帝的那封,言辞更为直白,疑惑之处亦更多。”

“只可惜,苦于没有证据。”

“但,苍天有眼,不负苦心人。”

“灼儿受命替贞隆帝清算愍郡公遗孤的势力时,抓到了曲观海!”

“替曲观海治疯病,撬开曲观海的嘴。”

“远上北地后,又以身入局,方寻到些许证据。”

“殿下,老身记忆犹新,昔日愍郡公铸下大错之前,对殿下你宠溺有加,素来未曾对你有丝毫防范。”

“你出入他的府邸,往往还携带着尚且年少的贞隆帝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