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韩琑,变天。(2 / 2)

也要许你白首 凤颜不惧 1705 字 11个月前

锅炉房,这是这个学校人人都会踏足的地方,不管老师或学生,无一例外。

蒸饭,这几乎是几个时代的学生和老师门的日常行为。

颜妹她们也不例外。

颜妹她们除了早饭和晚餐那段时间,都是在学校过的,午饭自然也不例外。

然而现在还不到午饭时间,韩琑这是想干什么?

虽说,学校没有禁止学生往锅炉房去,但是不到午饭时间大家也都是守着那条不成文的规矩‘无事不去锅炉边’。

韩琑是想找点乐子么!

颜妹打从心里觉得韩琑要干坏事儿,她隐晦地翻了个白眼。

恰巧被余光一直瞟着她的韩琑,看了个透,他无奈笑道。

“你这是什么眼神?”

“嫌弃。”

颜妹非常不客气地吐槽道。

“还能不能好好玩了?”

“不能。”

“”

韩琑感觉自己已经被噎死了。

说话间,他们就来到了锅炉房外。

“到了。”

“我看得到。”

“”

“要进去?”

“当然。不然咱们来这干嘛。”

“又不是我要来的。”

颜妹勉强忍住自己想翻白眼的冲动,没好气道。

“咳,那进去吧。”

韩琑摸摸鼻梁尴尬的说。

“我说,你这是把我拉过来壮胆的吧!”

“废话真多。走吧,我们去打听打听那个东西。”

刚刚进屋,一股中药的味道扑面而来,韩琑还好,颜妹没有心理准备呛了个正着。

“闻着了,没骗你吧。”

“咳咳,唔嗯。”

颜妹眉头轻蹙,也是纳闷。

明明大家都没病,学校怎么在熬药?

看这架势,闻这味道,量怎么也不小吧。

何止不小,颜妹他们目瞪口呆地看着面前人拿着一个铁勺,正一勺勺地把黑黝黝的汤药舀进铁桶,直至铁桶满了,他仿佛才注意到她们。

他是一个年近半百的爷爷。

身材魁梧,精神抖擞,吐字不清,是他的标志。

人送外号‘锅炉爷爷’。

锅炉爷爷对她们说得第一句话是,“一会儿排班了,你们再过来喝吧。”

“这真是给我们喝的?”

颜妹还是讶异。

她读幼儿园时,好像也没有喝过什么中药,更别提是和大家一起喝了。

“嗯,预防疾病的好东西。国家政府有心了。这是咱们的福气!”

“政府?那那这是免费的东西?”

韩琑的惊讶不亚于颜妹,他听到国家政府,很快便连想到了政策这个词,脱口而出的免费,显然对于国家政策的福祉深以为然。

“没错。免费的。现在的国家政府政策好啊,咱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都替咱们考虑到了。你们算是生在了个好时候!我们那时候是比不了了。”

锅炉爷爷似有感而发,连吐字不清的毛病似乎都好了不少,颜妹她们竟然一字不落地听清楚了。

原来激动这种情绪,也会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啊。

颜妹她们还想了解一下,锅炉爷爷却不耐烦了,把她们哄了出去,他说他还要添煤加碳,坚守职业岗位。

无奈她们只有先回教室,等候佳音。

果然,铃声一响,王老师便衣冠楚楚地走了进来,他朗声宣布这节课上自习,且一会儿会喝预防疾病的中药。

他洋洋洒洒地说了一通,无外乎是指国家政策下来,深入各个大中小学,贯彻落实卫生生命及安全,教导我们对国家政府持有感激,对生命珍惜等等一系列感慨的话。

教室静时,唯独他的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荡气回肠,且余音绕梁。

教室闹时,唯独他的话不容置疑,没有人去反驳。

我们的祖国,看来不仅仅是浇灭了疾病的火苗,还灌溉了一批批赤子之心。

那一刻,我们的耳畔仿佛有一首祖国的赞歌在轻轻吟唱,时而婉转,时而低沉,既高雅,又通俗,朗朗上口,不绝于耳。

就如我们亲近祖国的心,颜妹和韩琑也亲近了许多。

正如那首歌的歌词所说,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个家,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既然是一家人,哪能说两家话?吵一吵,闹一闹的便都过去了。

比起颜妹这边的好氛围,许嘉越那边的气氛就平淡了许多。

究其原因,大概是许嘉越脱队,圈地自萌了的缘故。

以往的他,跟个冲锋陷阵的小兵或元帅似的,回回都是玩笑打闹的第一人。

可现在不一样了,他宅起了,简直让人大跌眼镜。

许嘉越现在不但不自己拉帮结派玩闹,还不允许别人拉/带着他,这简直是让了解他的人膛目结舌。

用姚涛的话来讲就是:“许嘉越,你小子是转性子了呀!现在开始跟我玩起高冷了是吧。”

即使这样,许嘉越也只是淡淡地睨了他一眼道:“没有。我只是觉得现在乐器才是我的最爱。”

一语罢,他又补充道:“如果,姚涛你还想和我有共同话题的话,麻烦去学点乐器,再来和我聊天吧。随时欢迎。”

姚涛噎住了。

他就不信了,许嘉越这个上了发条的玩意儿,安了弹簧的跳蚤,还能一直保持安静地呆着家?

事实上,人家确实安静了,只是没有一直呆在家而已。

许嘉越开始往返镇上各个声乐场所,寻找各种各样的乐器,遍弹无数,他的兴趣不减反增,倒是让人侧目不已。

连南贝贝那个人来疯都察觉到了他的认真,更何况是一直在关注他的姚涛。

他哀叹道:“看来,咱们也应该转行了。不然我们就要和这位大哥脱轨了。”

南贝贝道:“没错。看来天要变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