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老朱在,或者说有朱雄英在,这些政策都可以强硬的推行下去,大家必须好好执行,自然是利好。
可若是不完善政策,等到后面,出了一个相对弱势一点的帝王,恐怕就压不住政策,继而出现问题。
比如严苛治官,官员都敢找办法反抗。
若不是朱雄英不好糊弄,这条政策还真难施行。
还有就是官员待遇一体化,也必须强硬监察才能执行。
说到底,官员们容易形成自己的势力,来对抗皇帝。
明初的时候,李善长、胡惟庸这两个,就是结党营私,威胁皇权的典型。
到了后面,土木堡之变后,文官势大,内阁大臣和丞相没区别,势力威胁皇权。
再往后,阉党当道,同样是借皇权而行事。
朱元璋收拾李善长和胡惟庸,废除丞相制度,就是避免权臣当道,底下人威胁皇权。
他甚至也担心外戚干政、担心宦官握权、担心文官势大、担心武勋抱团。
所以,他不仅废除丞相制度,还不准外戚当官,不准太监有文化能写字,把太监当狗,等等。
可以说,老朱虽然是泥腿子出身,眼光狭隘。
但也正是因为他眼光狭隘,担心的事儿多,定下的一些规矩,也就确实能避免一些事儿。
比如外戚干政,明朝基本上就没有这个情况。
还有对武勋的打压,基本上后面武勋都没有再辉煌过。
可偏偏,他定下太监不能有文化,不能写字这点,后面的皇帝没当回事。
后面朱棣当了皇帝,他为了工作方便,觉得太监在身边伺候,不认识字怎么行?
于是乎就默认太监学习认字儿。
可太监要是有文化能认字儿,还帮着皇帝传达一些信息,写一些东西,这权力地位,不就慢慢有了?
以前就是伺候皇帝生活,像狗一样。
现在就能帮着写圣旨,写条子,甚至帮忙看奏折,批条子,这哪儿是太监?这是皇帝的秘书啊!
所以后面,太监渐渐能对奏折批红,也就是决定政策,甚至官员有折子给皇帝,还得看太监脸色。
于是乎,太监就掌权了,比丞相还牛逼。
另外就是,朱元璋为了不让文官势大,避免丞相出现,才废了丞相制度。
结果后来又出了个内阁,内阁大臣权力也越来越大,等于换了称呼的丞相。
后面就导致了文官势大,宦官专权,互相斗的场面。
所以说,老朱的一些决策是对的,只是方法太极端。
比如处理朝政的丞相,虽然没了,也不能啥事儿皇帝一个人扛啊?
小朱就弄出了一个十二人秘书团,一月一考核,一月淘汰一人的制度。
秘书团十二个人负责丞相的议事权,而且还是轮换的,大家只能干活,不能决策,没有权势,就不怕势大。
这个问题,朱雄英不担心。
所以太监这事儿,他也要想办法,绝对避免他们不能学习文化,不能认字儿。
文官的问题,他也有解决之法,那就是考公考编。
一个丞相,能被十二个无权无势只能议事的工具人代替。
那一些官位,同样可以通过考公的方式,让人来做。
如此一来,文官想做大?想结党营私?
稍微有问题,就给你换下去了。
文华殿里,朱雄英把一套一套的想法和计划,梳理的清清楚楚。
就站起来,一甩袖子,背着手,牛逼哄哄的说:
“大明有孤,必开千古盛世!”
只是这话才说完,盛庸就急匆匆进来:
“殿下,开国公……”
朱雄英眼睛一瞪:“他又怎么了?不是才退朝一会儿?抽空又去嫖了?”
盛庸:“这次没嫖……他……他退朝路上,看到了解缙,解缙被一群文人士子围着,这些读书人看到解缙被打了板子。
于是乎又开始污蔑太孙……开国公听了上去把这些文人士子都揍了……把解缙也打的鼻青脸肿……”
朱雄英一愣:“打那些文人士子孤理解,打解缙干嘛?解缙也污蔑孤了?”
盛庸:“解缙没有,但他也没多解释,开国公就把他一起打了,还说:顺手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