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以‘正’之名(2 / 2)

“我呸,率先说破、坏了规矩的可是你,少在这儿装糊涂!我可没闲心跟你这老魔头掰扯这些有的没的,当务之急是救这姑娘,真要是让儒家后继无人,往后耳根子怕是不得清净,少不得被人念叨埋怨。”《乾坤儒经》中的苍老声音一边絮叨,一边施展手段。只见风晨曦身躯之上,陡然亮起灼灼华光,那《乾坤儒经》书页里的金字仿若被赋予鲜活生命,鱼贯而出,丝丝缕缕地渗进风晨曦已然冰冷的躯体,似在竭力唤醒那消逝的生机。

与此同时,画中老者也收了嬉笑神色,不再与《乾坤儒经》中的声音拌嘴。他俯身探向躺在地上、生死不明的熊烈,修长手指轻巧捏住其脖颈处的开心匙,拿到手中细细端详,口中喃喃低语:“老伙计,许久未见,你可安好呀!”

“哟呵,这不是你的混元簪么?怎么会跑到这小子身上来?想当年,你凭借它上天入地、畅行无阻,如此神器,你竟搁在这毛头小子这儿,这小子到底和你有啥渊源,值得你这般托付?”《乾坤儒经》里的苍老声音瞥见这一幕,惊得声调都拔高了几分,终是按捺不住满心好奇,开口问道。

“我说他是我魔界的皇,你信吗?”画中老者挑了挑眉,神色平静,出口之言却似一道惊雷,炸得周遭空气都仿若凝住了几分。

“我呸,少在这儿胡诌!照你这么说,我还想说我是玉皇大帝呢,整日里没个正形,满嘴跑车。这小子到底是干啥的,别再卖关子,有话快说。”《乾坤儒经》里的苍老声音满是怀疑,语气中透着急切,像是被人吊足了胃口,迫不及待要知晓真相。

“他是我昆仑山的灵体转世。”恰在此时,混沌道人如一阵风般赶来,打破僵局。现身之后,先是神色恭敬,朝着画中老者和《乾坤儒经》中的声音稽首行礼,口中念道,“无量天尊!”

“昆仑山的小道童呀,都长这么大了。”《乾坤儒经》中的声音悠悠响起,也不知是以何种神通瞧出混沌道人身份,话语里带着岁月悠悠、时过境迁的感慨。

“昆仑山混沌道人见过二位前辈。”混沌道人一面拱手行礼,礼数周全、姿态恭谨,一面抬眸看向躺在地上的熊烈、风晨曦、夜柔三人,稍作停顿后,伸手指向熊烈,神情郑重地说道,“前辈,他是昆仑之灵转世之事,还望二位前辈能多予明示。”

“江湖本混沌,何分正与邪!”画中老者目光深邃,仿若穿透了悠悠岁月与江湖纷争,声调微微扬起,满是感慨,“他是昆仑之灵转世又怎样,不是又如何?这世间啊,有太多所谓正道中人,行径却龌龊不堪,见不得光;反观那些被视作至邪的人物,反倒行事光明磊落,坦坦荡荡。正邪之分,往往就在一念之间,正道里头藏着邪念私欲,邪道之中亦不乏正义之举,古往今来诸多事宜,又何必执着于刻板的正邪界定呢?”

“前辈教训的是,小道,受教了。”混沌道人垂首,神色谦逊,诚心应道,言语间满是对画中老者话语的认同与尊崇。

“身世之类,向来无足轻重,关键在于,当你欲施非常手段去达成目的之际,所采用的究竟是正义之举,还是包藏祸心的邪恶行径,这全然取决于你心底的念头。可要明白,在世人眼中,你那些破格越矩的法子,没准儿就会被视作邪恶作为。毕竟,大众评判常拘于惯有的规矩与成见,行事只要稍离常轨,便易遭侧目、被贴标签呐。”《乾坤儒经》中的声音悠悠再次响起。

“评断一人、一物或是一事的优劣、正邪,切不可仅着眼于其行事过程,关键得瞧最终成事的结果,瞧瞧这份结果究竟为世人带来多少福祉。过程纵有波折、手段或存争议,可只要导向的是福泽万民、惠及苍生,那便值得称许;反之,即便行事看似中规中矩,结果却酿出灾祸、遗患无穷,又怎配得上‘正’之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