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可曾听过一句话!”
顾景之幽幽一叹,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可他身处深宫,又如何能行那万里路?
顾景之见状,当即知道他误会了,不由说道:“这只是一个比喻,臣口中的行万里路也并非要是要殿下远行游学!”
“只是,这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殿下所读之书,虽为先人流传下来的典籍,然则时代在变,前人之书只能作为参考而已!”
“这和国策一般无二,最简单的例子,莫过于赋税、土地之策!多年来,这些无不在变化,往往都是一种制度的崩坏,从而引发新的制度!”
“殿下用不符合这个时代的知识来治理这个时代的天下,又岂能找到答案?”
“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
顾景之幽幽一叹。
他真的很好奇,周权口中的那个闻博士到底是怎么教的人?这才短短的几年时间,竟然把周权教导得这般木讷!
关键,这还是周权心智成长的最关键时期,这种年龄段要是没教好,那人可就废了!
这要是放在普通百姓之家倒也罢了,可这是一国储君,大夏继承人啊!
顾景之看他这水平,竟然还不如一个县令!
听到顾景之的话,周权脸色也微微一变,急切道:“老师,那学生该怎么办?”
“……”
顾景之想了想,道:“殿下除了跟着东宫教习读书,陛下可还安排了其他人?”
“这……”
周权想了想,道:“开始倒是有翰林侍读,后来就全都是闻博士几人了!”
“……”
顾景之张了张嘴,竟然不知该说什么!
周权看他这神色,心里多少觉得不妙,他问道:“老师,这里头有什么问题吗?”
“倒也不是什么问题!”
顾景之笑容有些苦涩。
没问题?
这里头问题可大了!
他万万没想到,这四年里,不仅仅是他在巩固自己的权位,躲在暗处的那些人也没放过!
朝堂之上新政当道,风头无两。
然而没想到文帝在继承人的教导上却疏忽大意。
这绝对不是什么正常的事情,须知一国储君的教育问题,绝对算得上是一国之重,可眼下这位太子,却像是和朝政脱轨了一般!
他分不清到底是误会还是有人有意为之,不过从自身的嗅觉来看,这绝对是有人有意为之。
一个不懂政务的太子……以周权如今的年岁,倒也没什么大不了,毕竟还可以慢慢教。
可如果这个储君脑子最深处的执政观念和眼下的不同,那等到储君继位后……将会发生什么问题?
顾景之不敢想!
纵观上一世的史书上,最有名的莫过于朱允炆,要说这位……他败就败在教育上,因为接受的教育不同,导致于上位后倒行逆施!
若非他那雄才伟略的叔叔,鬼知道大明王朝会变成什么样?
周权如今的情形,和朱允炆何其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