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之,你我君臣……陌生了!”
轻飘飘的一句,却让顾景之更显得沉默!
四年时间,顾景之一个户部侍郎,却再也没有出现在御书房里,如同此前一般来一场慷慨激昂的君臣奏对!
四年的时间,君臣之间也从未单独见过一面!
这四年对顾景之而言,不过弹指,他一身气质除了越发显得威严,单单面孔却看不到多大的变化!
可对于夏帝而言,这四年的时间,却像是一生。
看到顾景之恭恭敬敬地站在一旁,文帝心里却感觉有股子气涌上。
顾景之就像是一团棉花,让他有些无可奈何!
文帝不禁讽刺道:“倒是教人好奇了,昔年佩剑履职的顾景之,今日却这般懂规矩了!”
“……”
顾景之默然道:“陛下曾有教导,无规矩不成方圆!臣有幸得陛下教诲,今日不过是遵从教诲罢了!”
文帝眼角一抽!
遵从教诲?
“看起来……西陵侯心中有气啊!”
“臣不敢!相反,臣要感激陛下,昔年聆听陛下之教诲,近年来都察院弹劾臣的奏章都少了许多,陛下待臣如此,如何敢心生怨气?”
顾景之依旧平稳地回答。
几年前,顾景之拿着奏本觐见,被拦在了御书房门口,理由很简单,有奏报直接呈交内阁或者直接在朝堂之上言明即可,何以要到御书房秘密奏对?
顾景之被文帝以蔑视朝堂规矩为由,让他持刀充当侍卫,在御书房门口站了一天!
也是从那一天之后,君臣离心!
起码,在顾景之心里,他已经和文帝离心离德!
这数年来,他再也没去过御书房,一应奏折要么直接上报内阁,要么就是在朝堂上汇报,再无逾矩行为!
这一保持,就是四年!
顾景之话中的疏离,文帝又何尝听不懂,只是这病了的一个多月,他想了很多。
如果他自身身体无碍也就罢了,可如今自己都朝不保夕,如何能不给自己长子挑选几个辅政大臣?
想来君臣之间的那点隔阂,迟早会随着他的离去而消失。
自己长子到底和顾景之有师徒名分,乔家和顾家关系也很不错,想来自己离去后,他们的关系并不会因为他所做的一切而受到影响……吧?
他也没再去想和顾景之修复关系什么的,毕竟当初御书房门口那一站,顾景之丢了一身体面!
“兵部董振堂,近些时候缠绵病榻,已告病休养,然兵部承社稷之重,却也不能没有个主事人,朕有意调你去兵部任职尚书一职。”
文帝一双眼睛盯着顾景之,却见他眉头一皱,随即松开,道:“陛下,臣不通武略,满身铜臭味,何以能胜任兵部尚书一职?”
按说,顾景之想过自己的去处,他想过户部尚书,亦或者是刑部、工部……
却独独没想过去兵部!
事实上,京中官员也有轮转制,那些个品级低一些的官员,除非是专业对口,要不然都将面临六部轮转。
他升得很快,没有经历这么一遭,如今突然提拔兵部尚书,确实出乎预料!
文帝察觉到他那微微一瞬的诧异,不由笑道:“早年卿也是去过边关,参与过战事之人,就连李大将军都奏请过先帝,想留你在军中历练!”
“如今镇守在边关的两位林将军……听闻也是卿一手调教,如此文武全才,如何不能胜任?”
“况,卿之身,还配有我大夏重器,如何不能胜任?”
“……”
顾景之抿了抿嘴,道:“董尚书乃内辅臣……臣资历尚浅,若是顶替董尚书,只怕朝中不服,天下不服!”
“那就是你的事了!”
文帝淡淡地说道:“朕今日召见于你,并不是来和你商量的!”
顾景之听闻,只能拱手道:“如此,臣便谢陛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