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名将官能保住性命已经算是不幸之中的大幸了。
一路行来,虽然入眼倒还算葱绿旖旎,但始皇根本无心览景略胜。
而是一心思考着,这些年来,匈奴人给大秦所造成的影响。
在国家与享乐二者之间,他当然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的。
率领文武群臣一路西行,连过北平、渔阳、上谷、代郡等偏远的北部边郡。
这一路走来,始皇并没有过多地享受各郡郡守、及一干大小官员的殷勤之意。
而是尽量通过自己所看到的一些景象,了解了匈奴人对自己的治境的影响。
通过一路的体察,他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凡有城墙护卫的地方,边境居民所受的匈奴祸患就轻一些。
而那些没有城墙防御,只有低山甚至谷地,与匈奴人交通的地方则是一片荒凉。
不但田野荒芜,而且房屋破败,走上数里也看不见一个人影,更难见一点儿繁华了。
这一天,众人正浩浩荡荡地沿着一片丘陵低地迤逦西行。
多日以来一直在马上颠沛奔波,始皇已经被阳光灼晒得面孔薰黑,却反添几分炯炯锐气。
已经有好长时间没有体验过,这种纵马驰骋的痛快淋漓的滋味了。
虽然他也感到有些疲惫,但心中却是非常地兴奋。
他将手中的马鞭直指前方,意气风发地向左右问道。
“前方要到达的是为何地?”
“启奏皇上,臣刚才已经问过,再往西去就可以到达雁门。”
李斯连忙奏道。
“好!去雁门。”
始皇兴致顿时高昂起来。
“启奏皇上,臣觉得不妥,雁门之地,原为匈奴之地,皇上贸然前往,恐有匈奴余孽作祟,不如去往云中。”
李斯听得一惊,赶忙劝说始皇。
虽然匈奴已经被扶苏所灭,但是匈奴人却依然活着。
岂可让始皇冒险?
“哼,李爱卿,净出馊主意,汝难道不知,此地已无匈奴,普天之下皆为大秦也?”
“皇上,请您息怒,据微臣所知,雁门守将杜衡也是精通兵书战策,而且恪尽职,不过臣以为,小心无大事,臣又岂能和皇上一般,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圣明通达呢?”
还好李斯这厮脑子转的快,一番吹捧之后,马上让始皇开心不已。
同时,他还卖力地为杜衡说了一通好话。
这个杜衡其实没什么真才实学,更不是一个真正的治国大才。
因为杜衡是他李斯的门生,而且是经过他的举荐才得以任职于雁门的。
这踏马的一石二鸟,让李斯颇为得意。
如果杜衡因为守职不力而受到始皇的责罚,那么他这个做老师的也势必会受到牵连的。
所以,他是故意对始皇说刚才的那一番话的。
“如此甚好!”
始皇目视着李斯,颇有些不满地说道。
李斯正要再继续申辩,忽然一只惊慌失措的梅花鹿,从路旁的灌木丛中蹿出来。
随即迅速径直往前方飞奔而去。
始皇也看见了那只逃逸的梅花鹿,立刻将自己与李斯争论的问题抛在了一边。
探身从一名武将的背囊中拽出弓和箭囊,而后纵马向那只梅花鹿追上去。
见主子率先追了出去,文武大臣先是一愣,而后也都纷纷催动坐骑,一路烟尘地向前追去。
谁也不想放过眼前这个邀宠的大好机会,也不敢让始皇一个人独自纵马西去。
万一发生了什么意外,他们可都吃罪不起。
转眼之间,路上扬起了一阵烟尘,一路滚滚荡荡地向西而去。
李斯咬着牙坚持了一会儿,却被胯下的马颠得头昏眼花,腰酸背疼,只能无可奈何地勒住马缰。
看着前面那些人在奔驰的骏马上潇洒自如,欢欣雀跃的身影。
李斯心中备感失落,连连懊丧自己当初为何只顾一心苦读。
竟不去多花一点儿心思练一练骑射之术,否则今日也不会陷于如此尴尬的境地了。
李斯有些意气萧索地立于马上,满是羡慕的眼光,使得他越发显得有些孤苦伶仃。
忽然,猛然拍了一下自己的头,冲着后面的一名神将命令道。
“你火速率领500名兵士前去保卫皇上,不得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