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万众齐归心,吕不韦间接或救(2 / 2)

想名垂青史?

做梦吧!

谁会知道史官会怎么蹂躏你?

脑袋被泥马驴踢了。

因此,他们更愿意接近嬴政。

大王的目标更强,更宏大,更容易实现。

如此一来,许多原来的盟友,共同进退者,归附于以求庇护的,转而投入了嬴政的怀抱。

他也想过,击杀了嬴政,自己去统领大秦。

但看到王翦父子、蒙骜、蒙武、桓崎等数员大将,都对年轻的赢政忠贞不贰,便立即放弃了这个想法。

虽然他拥有富可敌国的财富,躁动勃勃的野心。

可是在强大的大秦军队面前,却显得那么不堪一击。

难怪嬴政打小就对兵器格外青睐。

这下子知道武器在手,当可天下吾有。

脑子着实比他这个挂名老爹,要强了好几倍。

不仅如此,他能准确的捕捉到,朝中忠臣的心底目标。

而且能不露痕迹的将朝臣的注意力,同步到这个目标之上。

现在率兵反戈,还不够这些大将军塞个牙缝!

无奈颓废之下,吕不韦依然常去上朝。

煞有介事的与文武群臣同议朝政。

商讨进兵东方、统一六国的大业。

被提为长史的李斯,日日鼓动着如簧的巧舌,极力转移赢政的注意力。

引导其投视于统一之大业上,而不是再想念起过去的事情。

李斯可曾是吕不韦的门客、智囊,两人都心照不宣的卖力起来。

达成了前所未有的默契。

聪明人,果然不用明说。

都不愿大王嬴政想起过去。

如果想起了往事,就会很自然地顺带想起他吕不韦,他的苦日子可就来了。

而李厮也不愿意,大王对他起疑心。

两人甚至丝滑的表演起来,都是一副为国鞠躬尽瘁之像。

吕不韦呢,还在等待。

他知道,成蟜的反叛,揭开了嬴政的身世之谜。

显然,嬴政已经知道自己是他的生身父亲。

也许,可能有一天,在血缘亲情纽带的关联下,嬴政会认了自己这个父亲。

他之前的的否认,只是为了帝位的稳固,而做出的牺牲。

吕不韦的这种乐观的认为,又一次支撑起了他。

有朝一日,吾儿大权稳固后,也许会回到吕氏的宗族中来。

到那个时候,嬴政、和这个一统天下的大秦,便会属于吕家了。

这是吕家的荣耀!

现实往往是很打脸的。

吕不韦的小算盘,错的太离谱了。

在嬴政的心里,母亲的影子根深蒂固,父亲似乎没怎么出现过。

而他吕不韦的影子,如同噩梦一般,从来都没有散去过。

而他之所以没对吕不韦下手,是因为牵连者太多,会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那些转而投向他的臣子,一旦被吕不韦牵连出来。

不杀坏了大秦律法,杀了吧!寒了其它臣子的心。

其中还包括一些将领。

他们才是一统六国的利器。

嬴政倒是宁愿他们死在战场上,而不是自己的刀下。

此时的嬴政之眼界、胸怀已经是吕不韦所不能比的。

欧阳兄的那句“可用、无用”之说,对他的影响,可不是一般的大。

就那句话,也算是间接的救了吕不韦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