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善祥(1402年5月11日—1443年11月26日),山东兖州府济宁州(今山东济宁)人,是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一任皇后,后被宣宗所废。
胡善祥出生于洪武三十五年四月初十(1402年5月11日),她是胡荣的第三个女儿,其祖上有一定的仕宦经历。
胡善祥的长姊胡善围在洪武初年入宫为女官,这为胡善祥与皇室接触创造了机会。
永乐十五年(1417年),明成祖朱棣为皇太孙朱瞻基择妻。
据说钦天监禀告“后星直鲁地”,而胡善祥家住山东,其居所又“有红白气自户出”,于是她被选中成为明媒正娶的太孙妃。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仁宗即位,胡善祥被册命为太子妃。
次年朱瞻基登基,即明宣宗,洪熙元年(1425年)七月初八,胡善祥正式被册封为母仪天下的中宫皇后。
胡善祥性格清淡端庄,“规讽无媚顺态势”,展现出传统贤淑皇后的形象。
但宣宗更宠爱孙贵妃。
宣宗登基后不久,仅向张太后知会一声,就赐孙贵妃以金玺,这开创了明代贵妃持金玺的先例。
宣德三年(1428年),宣宗着手废黜胡善祥的皇后之位。
他先做通张太后的工作,确保其不干预,而后召集朝中重要元老,旁敲侧击征求他们对废后的看法。
外廷重臣慑于皇帝权威,大多支持宣宗,蹇义和杨荣甚至为废后援引先例、搜罗依据,唯有杨士奇极力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