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杨玉环(2 / 2)

她的三个姐姐被唐玄宗封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在京师赐宅第,可自由出入宫廷,每月赏赐各自十万脂粉钱。

杨氏的恩宠声震天下,连皇室成员也不敢轻易得罪他们,四方人士、朝臣权贵,包括胡人出身的平卢节度使安禄山都积极与杨氏结交。

而杨国忠更是官拜宰相,据说他与虢国夫人也暧昧不已,甚至两家的府邸都连在一起,无论白天黑夜都多有往来,连入朝时俩人都并驾齐驱,全然不顾旁人的眼光。

然而,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初九,范阳、河东、平卢三镇节度使安禄山趁手握十五万重兵,以讨伐杨国忠为名发动兵变,史称“安史之乱”。

叛乱初期,唐军节节败退。

第二年(756年)六月,安禄山叛军攻占潼关,杨贵妃随唐玄宗逃离长安前往蜀中,到马嵬坡时,士兵发生哗变,禁军在统帅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的主导下,将矛头指向杨氏兄妹。

杨国忠被士兵乱刀砍死,而将士们继续以未绝祸患来包围皇帝,唐玄宗迫不得已之下,赐贵妃白绫一条,后用紫色褥子裹尸,埋在大路边,杨玉环时年三十八岁。

不过,关于贵妃之死,自古有多种争议,除了上述在马嵬驿被缢死的说法外,还有以下几种版本:

- 佛堂缢死:《旧唐书·杨贵妃传》记载,禁军将领陈玄礼杀了杨国忠父子后,认为“贼本尚在”,请求唐玄宗杀杨贵妃以绝后患,贵妃与其诀别后“遂缢死于佛室”。

《资治通鉴·唐纪》也写道,唐玄宗命高力士将杨贵妃带到佛堂缢死。

而《唐国史补》则记载杨贵妃是被高力士缢死于佛堂梨树下。

- 吞金而亡:该说法较少被提及,仅在刘禹锡的《马嵬行》一诗中有“贵人饮金屑”的描述,猜测杨贵妃有过吞金行为。

- 流落民间:有观点认为杨贵妃另有结局。

现代学者俞平伯分析,陈鸿的《长恨歌》中“使人牵之而去”是暗指杨贵妃被引至他处,而白居易《长恨歌》里玄宗为贵妃改葬时连尸骨都找不到,可谓是“马嵬坡下泥中土,不见玉颜空死处”。

- 远渡日*:日*民间存在一种观点,认为在马嵬坡被缢死的是一名侍女,杨贵妃则由玄宗亲信陈玄礼、遣唐使阿倍仲麻吕、藤原刷雄护送到日*,受到当时的孝谦女天皇接见,后被许配给护送使之一的藤原刷雄,最终病逝于京都,享年六十八岁。

此外,日*山口县还建有杨贵妃墓,更有日本女性声称为贵妃后人。

至德二年(757年)九月,唐军收复长安,唐玄宗回长安时路经马嵬驿,派人祭奠贵妃,并下令改葬,礼部侍郎李揆则以“龙武军将士因杨国忠有负于皇上而杀掉他,改葬贵妃恐怕会引起将士们的疑虑”为由阻挠;

玄宗便秘派宦官备好棺椁把杨贵妃的遗体迁移到别处安葬,宦官在收殓遗骸时发现她原先佩戴的香囊还在,而玄宗看到香囊后伤感不已,命画工在偏殿里画杨贵妃的像,每次前去看望都要哽咽抽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