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韩邪单于去世后,其前妻之子即位。
按照匈奴习俗,王昭君又嫁给了他为妻,并与他育有两位公主,长女名叫须卜居次,次女名叫当于居次。
王昭君在匈奴生活了几十年,结束了长期以来汉匈之间的战争局面,为汉匈之间的和睦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她的事迹被后世广为传颂,成为我国历史上民族团结的象征。
在传说中,王昭君出塞途中,遇到远归的大雁,大雁看到她的美貌,惊呆了,忘记了飞翔,于是从空中掉了下来,因此她便有了“落雁”的美称。
关于王昭君出塞的路线,有一种观点认为,其出塞路线可能是自甘泉起程,经高奴(今延安西北)、北地、上郡、西河、出鸡鹿塞至保汉受降城;
也有观点认为是自长安经太原、杀虎口、定襄、云中、九原而至汉受降城,因为昭君出塞时,肩从轴重,车辆兵马甚多,沿途迎送供应有极大的方便条件和保障,且归化、杀虎口等地出土的相关文物与昭君出塞时间相符。
后世对王昭君出塞的原因存在多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她自恃容貌出众,不屑买通画工毛延寿,导致画像被丑化而失宠,久居深宫心生哀怨,恰巧匈奴求亲联姻,便主动请求出塞;
也有观点认为这是画工毛延寿设下的救国计策,他担心汉元帝沉迷昭君的美貌而误国,故意丑化昭君画像,促使其远嫁匈奴;
还有人觉得王昭君是一位胆识过人的宫女,为摆脱宫廷束缚,同时也为了汉匈两族世代团结友好,自愿应召远嫁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