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闪过一个念头,能种出美味的西伯利亚土豆的倭人,肯定能完成自己的辽东大开发计划。
无非就是,几百年后,有人会写下,唐国窦乐之恶,辽东的良田,是倭人的白骨堆出来的。
在窦乐和程咬金闲聊的时候,郑元璹等一众老狐狸已经回到了钦州城。
一群老头。
最年轻的一个,也五十多岁了。
排队。
就是工坊内。
排队骑小火车。
一夜没睡,郑元璹坐在那绿皮车厢内,一只手搭在窗户上,从绿皮车厢内看着工坊内那正在转圈的小火车。
王聃坐在另一边,手上的算盘啪啪的发出脆响。
“修一里铁路,最少要用钢三百万斤。依老夫看,这铁路修好,少说也能用三代人,这是长久大计,不是图眼下小利的物件。若是从晋阳修到朔州,再到北恒城,再修到白道川,这突厥人怕是想作乱,也不敢了。”
郑元璹在旁不咸不淡的来了一句:“白道川,那往西到麻池,再到后套。或往东,一直修到幽州城,莫说突厥,北边谁人敢造次。你王家将大兴,恭喜,恭喜。”
王聃也不知道是听没听出来话外之音,还是装糊涂:“同喜、同喜。”
崔君肃在旁说道:“若是洛阳至长安呢。虽然有运河,可运河逆流而上,也需要花上不少时间。若是火车呢,遇山开山,遇水搭桥,八百里也就是一个日夜,河南道将大兴。”
火车的魅力。
郑元璹也没管崔君肃这是调侃还是当真。
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之前,听闻乐郎求仙问道,是信一半,不信一半。老朽读了一辈子书,对于怪力乱神之事,也是多有不信的。他装神弄鬼,老朽也是陪着他当个乐子。若说相信一半,是想不明白他为何见识广博。”
“离开这些年,他一双脚能走多远,万里,两万里,三万里,或是十万里。”
“现在,这器物,怕真是仙家本事。”
蒸汽机的力量,震撼着世家这些饱读读书的老狐狸们。
崔君肃接着说:“依我看来,眼下只是工匠们还是学习如何造这火车,接下来铁轨还要再不断提升工艺。要说先修哪条铁路,此时讨论确实还过早,但当年隋……”说到这里,崔君肃也停下了。
迟疑片刻:“隋末帝。”
“隋末帝为何要修大运河,依现在想来,确实是造福后世之举。”
隋末帝三个字,代表的份量可不轻。
窦乐是第一个这样称呼的。
崔君肃是第二个。
隋炀帝,是大唐官方正式给定的谥号。
可此时,风评在变。
郑元璹:“从兰州到扬州,从幽州到广州。”
“没错。”崔君肃立即接上:“这才是国之命脉。”
郑元璹:“需要多少钱?”
崔君肃:“算不清。”说完,崔君肃看向王聃:“拿你的算盘,好好算一算。”
王聃把算盘推开:“算不清。”
没错。
这笔投资当真是算不清的。
比起杨广发动数百万民夫去修运河疯狂的多,要花的钱更多,要动用的人力更多。
修十条大运河,可能也没有修这一条铁路消耗的大。
郑元璹站了起来:“研究一下,倭岛的银山要怎么挖,乐郎需要银子。”
郑元璹没说大唐需要银子,也没说我们需要银子,只说了窦乐需要银子。这是他头一次真正支持窦乐。